【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轧辊表面残留物进行清除的清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冷轧生产线上尤其是有色金属轧制生产线上,现有的清辊装置多采用液压缸或气缸驱动的辊式清辊、刮板式清辊。现有辊式清辊装置其在轧机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在上下工作辊轴承座上;刷辊由电机通过万向接轴传动,通过液压马达轴向串动,由液压缸驱动压靠在工作辊上,刷辊采用钢丝刷或尼龙刷,来实现工作辊面清辊。现有刮板式清辊装置其在轧机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在上下工作辊轴承座上;由液压缸驱动刮板压靠在工作 辊上,刮板采用尼龙或聚四氟乙烯,来实现工作辊面清辊。虽然通过液压缸和气缸控制的清棍装置应用于节奏较快轧制机组有一定优势,但对小型且轧制节奏较慢的冷轧机而言,在满足设备功能前提下,更注重设备结构简单、重量轻、易操作、易维护。而这类自动清辊设备结构却相对非常复杂、设备重量增大、拆装和维护都很繁琐,同时也会因电气、液压单元的参与而导致故障率上升、不易操作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辊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清辊装置,包括旋转支座、连接支座、旋转机构、移 ...
【技术保护点】
清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支座(1)、连接支座(2)、旋转机构(3)、移动块(4)与清辊进给机构(5),所述旋转机构(3)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支座(1)上,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件(6)与连接支座(2)连接,移动块(4)设置在旋转机构(3)上并可在旋转支座(1)与连接支座(2)之间做来回横向移动,清辊进给机构(5)连接在移动块(4)上且清辊进给机构(5)的进给方向垂直于移动块(4)的运动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清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旋转支座(I)、连接支座(2)、旋转机构(3)、移动块(4)与清棍进给机构(5),所述旋转机构(3)的一端连接在旋转支座(I)上,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件(6)与连接支座(2)连接,移动块(4)设置在旋转机构(3)上并可在旋转支座(I) 与连接支座(2)之间做来回横向移动,清辊进给机构(5)连接在移动块(4)上且清辊进给机构(5)的进给方向垂直于移动块(4)的运动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3)包括导向杆(301)、第一手轮(302 )、第一丝杆(303 )、连接块(304),所述第一丝杆(303 )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旋转支座(I)上,另一端顺序穿过移动块(4 )、连接块(304 )后与第一手轮(302 )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4)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与第一丝杆(30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03)通过衬套穿套在连接块(304)上,连接支座(2)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件(6)连接所述连接块(304);所述导向杆(301)固定连接在旋转支座(I)与连接块(304)之间,且导向杆(301)的轴线平行于第一丝杆(303)的轴线,所述导向杆(301)活动穿套在移动块(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移动块(4)与第一丝杆(3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锡林,谢贻,陈磊,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