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6400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包括: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形成的N阱,N阱中形成有N+注入层,N阱的一侧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最远离N阱的MOS结构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所述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槽栅型MOS管与传统高压二极管器件比较,在达到耐高压击穿的功能的同时能得到较小正向导通电压,能实更大电流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沟槽栅型MOS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高压二极管器件是由PN结或者是肖特基金属半导体接触构成的。由于肖特基二极管的耐高压能力有限,高电压二极管一般采用PN结型二极管,其特点是反偏电压越大,所需要的耐击穿耗尽层宽度就要越宽,耗尽层宽度越宽会导致器件正向开启时的电阻越大,影响器件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沟槽栅型MOS管与传统高压二极管器件比较,在达到耐高压击穿的功能的同时能得到较小正向导通电压,能实更大电流供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沟槽栅型MOS管,包括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形成的N阱,N阱中形成有N+注入层,N阱一侧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最远离N阱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包括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形成的P阱,P阱一侧的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形成有N+注入层,P阱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阱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所述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P阱中最远离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N+注入层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所述MOS结构是制造参数、器件结构完全相同的。所述栅氧化层是单层均匀厚度的结构。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一、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上形成N阱;二、在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刻蚀形成多个沟槽,在沟槽内生长栅氧化层;三、在沟槽内淀积多晶硅栅,刻蚀形成栅极;四、在N阱和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注入形成N+注入层;五、将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将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最远离N阱的MOS结构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另一连接端。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包括A、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上形成P阱;B、在P阱中刻蚀形成多个沟槽,在沟槽内生长栅氧化层;C、在沟槽内淀积多晶硅栅,刻蚀形成栅极;D、在P阱和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注入形成N+注入层;E、将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所述P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最远离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N+注入层的MOS结构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本专利技术沟槽栅型MOS管与传统高压二极管器件比较,在达到耐高压击穿的功能的同时能得到较小正向导通电压,能实更大电流供电。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传统PN结二极管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是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2、7是栅氧化层3 是 N 阱4、9是N+注入层5、10是多晶硅栅6是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8 是 P 阱a、b、C、d 是引出端。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包括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I形成的N阱3,N阱中形成有N+注入层4,N阱3 —侧的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I中并列排布有三个制造参数、器件结构完全相同的,彼此串联的MOS结构(串联MOS结构数量可根据器件实际需要确定,不限于三个);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P型外延层或或P型硅衬底I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2,栅氧化层2中形成有多晶硅栅5,栅氧化层2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4 ;每个多晶硅栅5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4相连,N阱3中的N+注入层4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a,将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I中最远离N阱3的N+注入层4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b,栅氧化层2是单层均匀厚度的结构。本实施例中,N阱3中的N+注入层4作为第一个MOS结构的源极,与N阱相邻的多晶硅栅5旁侧的N+注入层4作为第一个MOS结构的漏极;以此类推,N阱相邻的多晶硅栅旁侧的N+注入层4作为第二个MOS结构的源极,与该N+注入层4相邻的另外一个多晶硅栅旁侧的N+注入层4第二个MOS结构的漏极,第三个MOS结构原理与第二个MOS结构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沟槽栅型MOS管器件结构应用于实际电路时,a端接电源电压,b端接地。反向加偏压时,由于本器件的栅极和相邻的源区同电位,每个MOS都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控制串联MOS管的数目,使每一级的栅极和漏极的电压小于栅氧的击穿电压,达到反向耐高压的功能。正向加偏压时,由于栅极和正向偏压相连接,MOS管开启,由沟道进行导电。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包括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6中形成的P阱8,P阱8的一侧的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6中形成有N+注入层9,P阱8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制造参数、器件结构完全相同的,彼此串联的MOS结构(串联MOS结构数量可根据器件实际需要确定);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P阱8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7,栅氧化层7中形成有多晶硅栅10,栅氧化层7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9 ; 每个多晶硅栅10与其旁侧MO S结构的N+注入层9相连,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6中的N+注入层4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C,将P阱8中最远离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6中N+注入层4的N+注入层4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d,栅氧化层7是单层均匀厚度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沟槽栅型MOS管器件结构应用于实际电路时,c端接电源电压,d端接地。本实施例的MOS结构串联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推导而出,不再赘述。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一、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上形成N阱;二、在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刻蚀形成多个沟槽,在沟槽内生长栅氧化层;三、在沟槽内淀积多晶硅栅,刻蚀形成栅极;四、在N阱和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注入形成N+注入层;五、将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将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最远离N阱的MOS结构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另一连接端。一种沟槽栅型MOS管的制造方法,包括A、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上形成P阱;B、在P阱中刻蚀形成多个沟槽,在沟槽内生长栅氧化层;C、在沟槽内淀积多晶硅栅,刻蚀形成栅极;D、在P阱和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注入形成N+注入层;E、将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所述P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将最远离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N+注入层的MOS结构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其特征是,包括: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形成的N阱,N阱中形成有N+注入层,N阱一侧的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最远离N阱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其特征是,包括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形成的N阱,N阱中形成有N+注入层,N阱一侧的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 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 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N阱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P型外延层或P型硅衬底中最远离N阱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栅型MOS管,其特征是所述MOS结构是制造参数、器件结构完全相同的。3.一种沟槽栅型MOS管,其特征是,包括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形成的P阱,P阱一侧的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形成有N+注入层,P阱中并列排布有多个彼此串联的MOS结构; 所述MOS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P阱中沟槽内的栅氧化层,栅氧化层中形成有多晶硅栅,栅氧化层的一侧形成有N+注入层; 每个多晶硅栅与其旁侧MOS结构的N+注入层相连,所述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的一连接端,P阱中最远离N型外延层或N型硅衬底中N+注入层的N+注入层引出作为本器件另一连接端。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钟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