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6231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1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及液晶显示器,该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一覆晶薄膜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件。通过在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连接件,可对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为贴附在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第一覆晶薄膜分担了印刷电路板的部分重力,可达到避免损伤第一覆晶薄膜中的线路的目的,进而提高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及液晶显不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是指增加闸极(gate)电路设计,并相应地减少源极(source)电路设计的一种液晶屏。参照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二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示意图,该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10、印刷电路板20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40的C0F(Chip On Flex or Chip On Film,常称覆晶薄膜)30,C0F30贴附在阵列基板10和印刷电路板20之间。由于印刷电路板20与阵列基板10之间仅连接一个C0F30,且C0F30的线路密集,其线宽只有20 30微米,所以C0F30在承受印刷电路板20的重力时,很容易造成C0F30中的线路损伤,大大降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旨在避免覆晶薄膜中的线路损伤。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一覆晶薄膜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件。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铜箔板、铝箔板或用PET材料制成的薄板。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将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静电引导至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有一所述连接件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且至少有一所述连接件为将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静电引导至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阵列基板以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印刷电路板均是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延伸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印刷电路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阵列基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延伸出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所述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围合形成第三容置腔,所述印刷电路板被固定于所述第三容置腔中,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上。优选地,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装配槽,所述连接件的两自由端均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上。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所述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一覆晶薄膜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件。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及具有该液晶屏的液晶显示器,通过在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连接件,可对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为贴附在阵列基板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第一覆晶薄膜分担了印刷电路板的部分重力,可达到避免损伤第一覆晶薄膜中的线路的目的,进而提高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合格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1、印刷电路板2、一固装有集成电路4的第一覆晶薄膜3和两连接件5,第一覆晶薄膜3贴附在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之间,连接件5连接在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之间,用于支撑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为贴附在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之间的第一覆晶薄膜3分担印刷电路板2的部分重力,避免损伤第一覆晶薄膜3中的线路,进而提高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合格率。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通过在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之间设置连接件5,可对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为贴附在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之间的第一覆晶薄膜3分担了印刷电路板2的部分重力,可达到避免损伤第一覆晶薄膜3中的线路的目的,进而提高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的合格率。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铜箔板、铝箔板或用PET材料(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制成的薄板。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5不限于用铜、铝或PET材料制成,只要可起到对阵列基板I和印刷电路板2的支撑作用,承受印刷电路板2的部分重力的材料均可。在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通过增设提高显示屏的分辨率等其他功能的简易电路,可以增强显示屏的性能。参照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将阵列基板I上的静电引导至印刷电路板2上的导电板,且印刷电路板2上设有与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6。通过导电板将阵列基板I上的静电引导至印刷电路板2上,并通过漏铜区6与接地连接将静电带走。在具体实施例中,两连接件5之一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另一为将阵列基板I上的静电引导至印刷电路板2上的导电板,且印刷电路板2上设有与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不仅能为第一覆晶薄膜3分担印刷电路板2的部分重力,还能将阵列基板I上的静电引导至印刷电路板2上,并通过漏铜区与接地连接将静电带走,同时还可以增强显示屏的性能。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5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当连接件5为铜箔板、铝箔板或用PET材料制成的薄板时,连接件5与阵列基板I以及连接件5与印刷电路板2可以通过双面胶粘接固定。优选地,当连接件5为铜箔板或铝箔板等金属箔板时,连接件5与阵列基板I以及连接件5与印刷电路板2均是通过导电双面胶粘接固定。当连接件5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时,接件5与阵列基板I以及连接件5与印刷电路板2均是通过热封压绑定bonding固定。在变形实施例中,连接件5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延伸出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另一端延伸出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印刷电路2板被固定于该第一容置腔中,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阵列基板I被固定于该第二容置腔中。印刷电路2板被固定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置腔中,阵列基板I被固定于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围合形成的第二容置腔中,提高了印刷电路2和连接件5以及阵列基板I和连接件5固定的可靠性,可进一步保护第一覆晶薄膜中的线路免受损伤。在变形实施例中,连接件5包括本体,本体的一端延伸出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围合形成第三容置腔,印刷电路板2被固定于第三容置腔中,本体的另一端贴附在阵列基板I上。印刷电路2板被固定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围合形成的第一容置腔中,提高了印刷电路2和连接件5固定的可靠性,可进一步保护第一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一覆晶薄膜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晶体管设计的液晶屏,包括阵列基板、印刷电路板和一固装有集成电路的第一覆晶薄膜,所述第一覆晶薄膜贴附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至少一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铜箔板、铝箔板或用PET材料制成的薄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将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静电引导至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其中至少有一所述连接件为固装有功能电路的第二覆晶薄膜,且至少有一所述连接件为将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静电引导至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电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与所述导电板连通的漏铜区。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液晶屏,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