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909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ABS树脂耐溶剂性和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以苯乙烯、丙烯腈为共聚单体,以选自环氧化的聚丁二烯橡胶、环氧化的聚异戊二烯橡胶、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环氧化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或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为接枝增韧改性剂,在55~185℃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0.5~15小时,得到所述抗冲级ABS树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苯乙烯的用量为30~98%,丙烯腈的用量为0~45%,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用量为2~25%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抗冲级ABS树脂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即ABS树脂的连续本体聚合方法(US4221883)是以聚丁二烯橡胶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为增韧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增韧剂溶解在苯乙烯、丙烯腈和/或适量的溶剂中,采用热引发或引发剂引发的方法制备的。ABS树脂不仅具有一定的刚性、硬度和加工流动性,而且具有高韧性的特点,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相对优良的塑料品种。因其还具有经济性、轻便性、长期使用稳定等特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等行业。然而,增韧剂的加入,虽然可极大地改善ABS树脂的耐冲击性能,但其强度、热稳定性能却存在明显的不足,从而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 ABS树脂的应用,如汽车、家电行业中对耐热型、耐热冲击型以及耐热阻燃型树脂牌号的大量需求。而目前国内耐热级ABS树脂基本依赖进口。另外,又由于ABS树脂的耐油、耐有机溶剂性差,在非极性油品或化学溶剂中易发生溶胀并出现破损,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很多场合的使用。因此,随着人们对ABS树脂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二烯烃橡胶作为增韧剂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必须采用特殊结构或新的橡胶品种才能生产出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为共聚单体,以选自环氧化的聚丁二烯橡胶、环氧化的聚异戊二烯橡胶、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环氧化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或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为接枝增韧改性剂,在55~185℃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0.5~15小时,得到所述抗冲级ABS树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苯乙烯的用量为30~98%,丙烯腈的用量为0~45%,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用量为2~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以苯乙烯、丙烯腈为共聚单体,以选自环氧化的聚丁二烯橡胶、环氧化的聚异戊二烯橡胶、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橡胶、环氧化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或环氧化的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橡胶中的至少一种为接枝增韧改性剂,在55 185°C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O. 5 15小时,得到所述抗冲级ABS树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苯乙烯的用量为30 98%,丙烯腈的用量为O 45%,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用量为2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苯乙烯的用量为40 80%,丙烯腈的用量为15 45%,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用量为5 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环氧化值为5 6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增韧改性剂的环氧化值为10 40重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增韧改性剂的数均分子量为5 X IO4 40 X IO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增韧改性剂的数均分子量为8 X IO4 25X 10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基聚合反应采用热引发。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级ABS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省徐晓清夏燕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