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855845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阵列为衬底上置有氧化锌纳米棒组成的阵列,氧化锌纳米棒长为1~1.4μm、棒直径为50~60nm,棒顶端银纳米颗粒径为100~120nm,棒表面银纳米颗粒径为25~35nm、颗粒间距为≤10nm,相邻棒顶端的银纳米颗粒的间距为40~60nm,相邻棒表面的银纳米颗粒的间距为25~35nm;方法为先将醋酸锌乙醇溶液涂覆至衬底上,干燥后对其进行清洗分散、热分解得到其上覆有氧化锌种子层的衬底,再将覆有种子层的衬底置于硝酸锌氨络合溶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其上置有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衬底,然后将其置于离子溅射仪中进行银离子溅射,制得目标产物。它可作为SERS的活性基底,用于测量罗丹明6G或多氯联苯7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棒阵列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是一种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基于纳米级的氧化锌具有与同类块体材料明显不同的独特性能,人们为探索和拓展其应用范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如在2005年I月12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1562888A中提及的“一种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的构成为,在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表面点缀或包覆纳米氧化银,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径为10 100纳米,银含量为O. 01 30% (w/w);制备方法为先配制纳米氧化锌的前驱体草酸锌,再将草酸锌与可溶性银盐配制成草酸锌与银盐的加合物,之后,将加合物置于240 90(TC下煅烧20 240分钟,得到最终产物。但是,无论是银表面修饰纳米氧化锌最终的形貌,还是其制备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最终产物只能用于抗菌,无法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活性基底,应用于基于SERS效应的传感器,以广泛地应用于环境、化学、生物等领域;其次,制备方法不能制得具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的产物,且形成最终产物需高温煅烧,以致其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包括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置有均匀的有序竖立排列的顶端呈尖锐状的氧化锌纳米棒组成的阵列;所述氧化锌纳米棒的棒长为1~1.4μm、棒直径为50~60nm;所述氧化锌纳米棒上修饰有两种尺寸的银纳米颗粒,其中,氧化锌纳米棒顶端的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120nm,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的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35nm、颗粒之间的间距为≤10nm;所述相邻氧化锌纳米棒顶端的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间距为40~60nm,所述相邻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的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间距为25~35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包括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上置有均匀的有序竖立排列的顶端呈尖锐状的氧化锌纳米棒组成的阵列;所述氧化锌纳米棒的棒长为I 1. 4 μ m、棒直径为50 60nm ;所述氧化锌纳米棒上修饰有两种尺寸的银纳米颗粒,其中,氧化锌纳米棒顶端的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0 120nm,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的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 35nm、颗粒之间的间距为彡IOnm ;所述相邻氧化锌纳米棒顶端的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间距为40 60nm,所述相邻氧化锌纳米棒表面的银纳米颗粒之间的间距为25 3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其特征是衬底为硅片,或导电玻璃,或金属片。3.—种权利要求1所述修饰有银纳米颗粒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电沉积法,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如下步骤I,先将浓度为10 22mmol/L的醋酸锌乙醇溶液涂覆至衬底上,待其干燥后用乙醇对其进行清洗分散,再将其上置有醋酸锌的衬底置于300 370°C下热分解至少20min, 重复上述涂覆、分散和热分解的过程一次以上后得到其上覆有氧化锌种子层的衬底;步骤2,将其上覆有氧化锌种子层的衬底置于温度为75 90°C、浓度为O. 03 O.07mol/L的硝酸锌氨络合溶液中,以其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宾孟国文张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