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超细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682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0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工业矿物有效粉碎和剥片、在启动时可以减小阻力的湿法超细磨,它特别适合于高岭土的超细粉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湿法超细磨,包括具有研磨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伸入研磨腔内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转轴,研磨腔内的转轴上设置搅拌叶轮,在壳体上设置与研磨腔相通的进料口和排料口,在排料口处设置筛网;它还包括与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对碳酸钙、重晶石、云母、高岭土、石墨等エ业矿物进行超细磨和剥片的湿法超细磨
技术介绍
エ业矿物的超细与剥片是相关连的,剥片的目的是超细。反之,超细又能达到剥片的目的。为了能够得到粒度为5um左右的矿物,在粉碎エ艺上一般选择剥片原理的粉碎方式和设备,从粉碎机理上来说强化外力对高岭土颗粒的強力剪切,在超细粉碎的同时保持片状矿物的特性。能生产微细粒级的粉碎设备主要有各类球磨机、机械高速旋转冲击剪切式粉碎机、气流粉碎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エ业矿物有效粉碎和剥片、在启动时可以减小阻力的湿法超细磨,它特别适合于高岭土的超细粉碎。本专利技术的湿法超细磨,包括具有研磨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伸入研磨腔内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转轴,研磨腔内的转轴上设置搅拌叶轮,在壳体上设置与研磨腔相通的进料口和排料ロ,在排料ロ处设置筛网;它还包括与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时,在研磨腔内加入研磨介质和水,然后驱动机构进行工作,带动转轴转动,接着把需要研磨的矿物通过进料ロ加入研磨腔内,并控制研磨腔内料浆的浓度,这样,搅拌叶轮对料浆进行翻滚、搅拌,使得矿物被粉碎,被粉碎的矿物经过筛网从排料ロ排出。 筛网把研磨介质挡住,防止研磨介质排出。对于给料粒度为325目的矿物,经湿法超细磨研磨后,排出的矿物的粒度< 5um的体积含量达到80-90%。本专利技术能够将エ业矿物有效粉碎和剥片,达到研磨的目的。对于高岭土的研磨来说,如果研磨腔内已经加入高岭土而且本湿法超细磨长时间未启动,那么高岭土会慢慢沉降到研磨腔的底部,这时如果转轴转动,阻力很大。为此,设置了压缩空气入口。这时,可以通过压缩空气入口把压缩空气进入研磨腔,使得研磨腔内的料浆翻腾起来,然后再启动转轴即可,它可以减小转轴转动的阻力。上述的湿法超细磨,在壳体内有第一、第二两个研磨腔,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第一转轴伸入第一研磨腔内,第一搅拌叶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第二转轴伸入第二研磨腔内,第二搅拌叶轮设置在第二转轴上;第一研磨腔与第二研磨腔相通;进料ロ与ー个研磨腔相通,排料ロ与另ー个研磨腔相通。这相当于两个超细磨相串联。在第一研磨腔内被研磨的矿物再进入第二研磨腔内研磨,然后再经排料ロ排出。工作效率提高,对矿物研磨更细,对于给料粒度为325目的矿物,经湿法超细磨研磨后,排出的矿物的粒度彡2um的体积含量达到85-90%。上述的湿法超细磨,壳体内具有对研磨腔进行冷却的通以冷却水的夹套结构。研磨腔内的料浆在搅拌叶轮的带动下上下翻腾,温度会逐渐升高,通过夹套内冷却水可以对研磨腔(内的料浆)进行降温。上述的湿法超细磨,所述转轴竖直放置,转轴上的搅拌叶轮有两个。上述的湿法超细磨,研磨腔的内表面、伸入研磨腔内的转轴表面、搅拌叶轮的表面均设置耐磨橡胶。耐磨橡胶可以有效防止矿物、研磨介质对研磨腔的内表面、转轴表面、搅拌叶轮的表面直接磨损,防止研磨腔、转轴、搅拌叶轮损坏,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如果耐磨橡胶磨损后,可以更换耐磨橡胶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湿法超细磨的主视图(图2的A-A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湿法超细磨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湿法超细磨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參见图1-3所示湿法超细磨,在壳体I内有被隔板22分隔成的第一研磨腔2、第二研磨腔12。第一电动机4经皮带传动带动第一減速机5,第一減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的第ー转轴6相连,第一转轴6下端伸入第一研磨腔内,第一研磨腔内的第一转轴上设置上下两个搅拌叶轮3。第一电动机4和第一减速机5固定在第一研磨腔2上部的盖板上。在壳体左侧下部设置与第一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7。在壳体前下部设置与第一研磨腔底部相通的进料ロ 8,在壳体左侧上部设置与第一研磨腔左侧上部相通的排料ロ 9。在排料ロ的外部设置具有排料管10的排料通道11。排料通道11与排料ロ 9相通。在第一研磨腔内的排料ロ处设置筛网(未示出)。第二电动机14经皮带传动带动第二减速机15,第二减速机的输出轴与垂直的第ニ转轴16相连,第二转轴16下端伸入第二研磨腔内,第二研磨腔内的第二转轴上设置上下两个搅拌叶轮13。第二电动机14和第二減速机15固定在第二研磨腔12上部的盖板上。在壳体右侧下部设置与第一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17。在壳体前下部设置与第二研磨腔底部相通的进料ロ(在图2中,因被第二电动机14遮挡而未示出),在壳体右侧上部设置与第二研磨腔右侧上部相通的排料ロ 19。在排料ロ的外部设置具有排料管20的排料通道21。排料通道21与排料ロ 19相通。在第二研磨腔内的排料ロ处设置筛网(未示出)。第一研磨腔与第二研磨腔在隔板22下部上的开ロ 23相通。第一、ニ研磨腔的内表面、第一、ニ研磨腔内的第一、ニ转轴表面、第一、ニ搅拌叶轮的表面均设置耐磨橡胶(未示出)。使用时,矿物通过与ー个研磨腔相通的进料ロ进入该研磨腔内(同时与该研磨腔相通的排料ロ堵住),矿物在该研磨腔内被研磨后经开ロ 23进入另ー个研磨腔内,在另ー个研磨腔内继续研磨后,经与另ー个研磨腔相通的排料ロ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超细磨,其特征是:包括具有研磨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伸入研磨腔内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转轴,研磨腔内的转轴上设置搅拌叶轮,在壳体上设置与研磨腔相通的进料口和排料口,在排料口处设置筛网;它还包括与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湿法超细磨,其特征是包括具有研磨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伸入研磨腔内的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转轴,研磨腔内的转轴上设置搅拌叶轮,在壳体上设置与研磨腔相通的进料ロ和排料ロ,在排料ロ处设置筛网;它还包括与研磨腔的底部相通的压缩空气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法超细磨,其特征是在壳体内有第一、第二两个研磨腔,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的第一转轴伸入第一研磨腔内,第一搅拌叶轮设置在第一转轴上;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远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