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联合大学专利>正文

驱动装置及运用该驱动装置的电动机车驱动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5434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及运用该驱动装置的电动机车驱动系统,该驱动装置包含有一马达、一普利盘组与一轴杆,该马达是外转子马达,该普利盘组的一普利盘是连接于马达的一外转子套筒一端,用以可受该外转子套筒带动,该轴杆是穿经马达与普利盘组,该外转子套筒与普利盘是可相对轴杆旋转与移动;此外,电动机车驱动系统可运用该驱动装置连接一电池与一无段变速机构,用以可利用该电池的电力促使无段变速机构运作,促使电动机车的车轮无段变速运转,进而获致电动机车速度和扭力输出的提升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电动机车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驱动装置及运用该驱动装置的电动机车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因应环保、节能等需求,目前的机车类型除了传统的汽油机车外,电动机车已逐渐受到推广而为民众所使用。电动机车使用的能源为电能(电池供应),相较于引擎驱动的汽油机车,无排放废气与噪音污染的问题,不过,目前的电动机车其运行的速度限制于马达本身的转速与功率,由于马达在低速时为低扭力,高速时为高扭力,因此,无法达到低速高扭力的需求,高速运转时更相当耗电,且无变速的功能,运行性能仍落后于利用无段变速系统(CVT)的汽油机车。其次,电动机车可容纳马达与电池的空间不大,因而马达设置的位置与传动方式都会受限,更影响电动机车的性能。为此,近来有搭配无段变速系统或自动变速的电动机车车种,借以提升电动机车的性能,如台湾专利技术第1357390号「电动机车齿轮式自动变速系统」专利所示。虽然搭配无段变速系统或自动变速的电动机车的性能较传统电动机车更佳,不过,其整体体积大,且转速还是会因为马达的功率设计而有所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前揭缺失的驱动装置及运用该驱动装置的电动机车驱动系统,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马达,包含一外转子套筒与设置于外转子套筒内的定子线圈等构件,所述外转子套筒内壁设有多数永久磁铁;一普利盘组,包含一普利盘、盖设于所述普利盘的一底板以及置于所述普利盘内的数个普利珠,所述普利盘是所述连接外转子套筒一端并可相对所述底板移动,所述底板是位于外转子套筒内侧;及一轴杆,连接所述底板并穿经所述外转子套筒与所述普利盘,所述外转子套筒与所述普利盘是可相对所述轴杆旋转与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11 TW 101112891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马达,包含一外转子套筒与设置于外转子套筒内的定子线圈等构件,所述外转子套筒内壁设有多数永久磁铁; 一普利盘组,包含一普利盘、盖设于所述普利盘的一底板以及置于所述普利盘内的数个普利珠,所述普利盘是所述连接外转子套筒一端并可相对所述底板移动,所述底板是位于外转子套筒内侧;及 一轴杆,连接所述底板并穿经所述外转子套筒与所述普利盘,所述外转子套筒与所述普利盘是可相对所述轴杆旋转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抵板,固设于所述轴杆而位于所述外转子套筒内侧并对应所述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套筒包含二端开口的一筒体,所述筒体内壁设有内径不同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所述第一、所述第二段的邻接处是形成一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有基陈品蓁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