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双庆专利>正文

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3753 阅读:6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11:05
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它是近光反射镜面和远光反射镜面是连接为一体的,散热片与近光LED灯珠、挡光板、LED灯珠封装基板和远光LED灯珠是一体的,由固定螺栓将其定位和紧固在一起,散热片为竖直方向的翅片结构,以便于通风顺畅和及时散热,远光灯引出接线端及近光灯引出接线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开关控制线路,各自能分别单独控制。它能近光照射出无仰角散射光且有宽泛的近于水平和俯射的光照区以及光集中区的照射光型,也能在需要警示或夜间行车需要扩大照射区域及高度时切换或开启远光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
本技术涉及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是具有散热设计、近光灯和 远光灯一体的、全LED光源的汽车前大灯,属于照明电器或汽车零部件领域。
技术介绍
机动车辆上使用的近光照明大灯均利用光反射原理或者透镜聚光原理,除了因光 源本身能耗高和照明效果还不是最佳以外,光线眩目也带来了光污染和安全隐患。现有汽 车大灯结构通常由光源和抛物面反射腔体或者透镜聚光组件组成,分近光灯和远光灯两种 光型,远光灯的照明角度高,会对前方对向及同向的驾乘者或行人造成眩目,所以,交通安 全法规定在很多情况下必须使用近光灯,但现有各类传统的灯丝热发光光源的汽车照明前 大灯即使在用近光灯时,都有很大的圆形散射光晕区域,尽管普遍在发光灯泡上加遮挡和 采用背投等方式,也只能使眩目程度有所减弱,同时又存在光能利用不充分、光型不理想, 散射光和漫反射光造成灯光不能集中和未有效利用,能量分散,不仅夜间同向行驶的后方 车辆车灯对其前面车辆的驾乘人员和行人造成影响,且夜间对向会车时,虽都切换为近光 灯,因双方车灯在使用近光灯时彼此也都依然眩目,在对向驶过的刹那间,眼前有短时的失 明,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是用LED晶体发光二极管以及同时用多个LED灯珠排列组合成的非点光源的的汽车前大灯,设计包括散热方案在内的LED汽车前大灯结构形式,其特征是:由近光反射镜面(1)、近光LED灯珠(2)、挡光板(3)、LED灯珠封装基板(4)、远光LED灯珠(5)、远光反射镜面(6)、固定螺栓(7)、散热片(8)、远光灯引出接线端(9)及近光灯引出接线端(10)为主要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结构,近光反射镜面(1)和远光反射镜面(6)是连接为一体的,固定螺栓(7)在近光反射镜面(1)和远光反射镜面(6)的背部;散热片(8)与近光LED灯珠(2)、挡光板(3)、LED灯珠封装基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是用LED晶体发光二极管以及同时用多个LED灯珠排列组合成的非点光源的的汽车前大灯,设计包括散热方案在内的LED汽车前大灯结构形式,其特征是由近光反射镜面(I)、近光LED灯珠(2)、挡光板(3)、LED灯珠封装基板(4)、远光LED灯珠(5)、远光反射镜面¢)、固定螺栓(7)、散热片(8)、远光灯引出接线端(9)及近光灯引出接线端(10)为主要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结构,近光反射镜面(I)和远光反射镜面(6)是连接为一体的,固定螺栓(7)在近光反射镜面(I)和远光反射镜面(6)的背部;散热片(8)与近光LED灯珠(2)、挡光板(3)、LED灯珠封装基板(4)和远光LED灯珠(5)是一体的,由固定螺栓(7)将其定位和紧固在一起;散热片(8)为竖直方向的翅片结构,以便于通风顺畅和及时散热;远光灯引出接线端(9)及近光灯引出接线端(10)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开关控制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防眩目LED汽车照明前大灯,其特征是近光反射镜面(I)为内抛物面反射镜面,0为其轴线,f为其焦点;近光LED灯珠(2)作为近光灯光源,近光LED灯珠(2)封装固定在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双庆
申请(专利权)人:郭双庆王雅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