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修建东专利>正文

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5247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6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是由电动机、减速机、转动臂、传动头、调节箱、螺旋轴、夹层、转轴、加热管、底座、出料阀、加料口、测温管和支撑脚组成,通过电机及减速机来完成双螺旋轴搅拌的自转、公转,螺旋轴将固体物料不断地由底部旋送到上部,均匀混合,使用方便,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反应釜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化工、制药等领域,化学反应需要在反应釜中进行,当遇到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或固体原料之间的反应需要加热时,尤其是不同原料之间的比重相差较大时,常常会遇到比重大的原料沉积反应釜底部,甚至发生部分被烧焦的现象,影响反应的收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双螺旋搅拌,充分搅拌混合反应原料,比重大的原料不沉积于釜底的反应釜,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为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是由电动机、减速机、转动臂、传动头、调节箱、螺旋轴、夹层、转轴、加热管、底座、出料阀、加料口、测温管和支撑脚组成,电动机和减速机联接后,分别安装在釜体上部中心位置,调节箱分别与转轴和传动头联接,传动头再与螺旋轴联接,釜体的左上部设置加料口和测温管,釜体的夹层安装有加热管,并在下部设置出料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及减速机来完成双螺旋轴搅拌的自转、公转,螺旋轴将固体物料不断地由底部旋送到上部,均匀混合,使用方便,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动机,2、减速机,3、减速机,4、电动机,5、转动臂,6、传动头,7、调节箱,8、螺旋轴,9、夹层,10、转轴,11、加热管,12、底座,13、出料阀,14、加料口,15、测温管,16、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所示,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是由电动机1、减速机2、减速机3、电动机4、转动臂5、传动头6、调节箱7、螺旋轴8、夹层9、转轴10、加热管11、底座12、出料阀13、力口料口 14、测温管15和支撑脚16组成,电动机I与减速机2、电动机4和减速机3联接后,分别安装在釜体上部中心位置,调节箱7分别与转轴10和传动头6联接,传动头6再与螺旋轴8联接,釜体的左上部设置加料口 14和测温管15,釜体的夹层9安装有加热管11,并在下部设置出料阀13。使用时,先向釜体的夹层9中加入适量导热油,启动电动机I和4,反应物料由加料口 14加入,温度测定探头置于测温管15内,接通电源,加热管11进行加热,通过电机I及减速机2来完成螺旋轴8锥形搅拌的自转,通过电机4及减速机3来完成螺旋轴8锥形搅拌的公转,螺旋轴8将固体物料不断地由底部旋送到上部,反应生成物通过出料阀13排出。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双螺旋搅拌反应釜是由电动机、减速机、转动臂、传动头、调节箱、螺旋轴、夹层、转轴、加热管、底座、出料阀、加料口、测温管和支撑脚组成,电动机和减速机联接后,分别安装在釜体上部中心位置,调节箱分别与转轴和传动头联接,传动头再与螺旋轴联接,釜体的左上部设置加料口和测温管,釜体的夹层安装有加热管,并在下部设置出料阀。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螺旋搅拌反应釜,其特征是所述的双螺旋搅拌反应釜是由电动机、减速机、 转动臂、传动头、调节箱、螺旋轴、夹层、转轴、加热管、底座、出料阀、加料口、测温管和支撑脚组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修建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