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定松专利>正文

中频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516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矿山行业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是使用钎焊感应加热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过程,将高频钎焊钎头方法改变为中频钎焊钎头工艺方法,采用中频发电机组或可控硅中频电源装置,钎焊钎头的电流频率控制在1000~8000赫芝。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加热均匀,钎焊质量特别是大直径钎头焊接质量显著提高,中频钎焊加热装置设备容量大,承受过载能力强;中频电磁波对人体及通讯网络无影响;对冷却水质要求不高,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矿山行业钎焊钎头
,特别是使用钎焊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矿山行业中使用钎具中的钎头,其加工过程均采用高频感应加热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即在高频电磁场加热时,利用熔融的焊料使两种材质的金属连接,通常电流频率为125~250千赫芝,采用高频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存在如下缺陷高频设备产生高频电磁波辐射对于操作人员身体有损伤,对飞行器、通讯联络有较大影响;高频功率发射管是玻壳器具,对冷却水质的要求必须是软化水,因此水处理费用高;高频设备单机容量小,承受过载能力差,电器元器件易损坏,维修费用高;高频加热频率高,电流透入深度小,加热大截面的钎头时,加热不均匀,表层容易过热氧化产生表层氧化脱落现象,中心部位焊料不易熔化,而边沿部位易发生熔化焊料流失现象,影响钎头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高频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存在的缺陷,利用钎焊装置,采用中频钎焊加热工艺,较好地解决了硬质合金边沿到中心的加热均匀以及硬质合金与钎头的加热均匀问题,使钎具的焊接质量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是使用钎焊感应加热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过程,技术方案的核心是采用中频钎焊加热工艺。从钎头感应加热钎焊的工作原理来看,钎头是铁磁物质,导磁性较好,加热速度快;钎头上的主要部件是硬质合金刀具,而硬质合金刀具导磁性差,加热速度慢,要减少硬质合金的内应力和裂纹,一方面钎头和硬质合金要同时加热均匀,需采用较小的单位功率,另一方面硬质合金从感应器的边沿到中心部位也需要加热均匀,本专利技术选用中频钎焊钎头工艺方法即能同时满足上述要求。中频钎焊加热装置采用中频发电机组或可控硅中频电源装置,钎焊钎头的电流频率控制在1000~8000赫芝。通过对钎头及硬质合金的清理除油、烘干、涂抹焊药、放置焊料、最后将处理过的钎头放在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内,经通电、加热熔融、完成钎焊过程。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应当与钎头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感应器内壁与钎头的间隙应大于5mm,一般在10mm左右,以防止熔化的焊料流到感应器上。感应器一般由单线圈组成也可由多线圈组成,感应器可组成单头,也可组成双头或多头,由产品的品种和生产方式确定。大直径钎头φ50~70mm的钎头钎焊时,可先将感应器放在硬质合金底部下面,使钎头预热后经过温度向上的热传导的作用,使钎头中心部位温度比不经过底部予热的温度要高许多,这时再将钎头放置硬质合金的部位向感应器移动。这样经过底部予热后大直径钎头中心的焊料与边沿部位的焊料熔化的时间做到大致同步,因此钎焊的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本专利技术与高频钎焊钎头工艺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中频电磁波对人体及通讯网络均无影响;2、中频钎焊加热装置设备容量大,承受过载能力强,加热均匀,钎焊质量特别是大直径钎头的焊接质量显著提高;3、对冷却水质要求不高,维护成本较低。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以十字花钎头、手工钎焊为例对中频钎焊钎头工艺方法进行说明。1、先将钎头及硬质合金放在汽油或硝基溶剂内清理和除油,再放入干燥箱烘干,烘干80±10℃;2、在钎头放置硬质合金的槽底和槽壁上涂抹1∶1脱水硼砂和硼酸再加无水酒精调制的糊状焊药;3、在涂抹焊药的钎头槽底上放置铜锌合金焊料,然后将钨钴硬质合金置入槽内,硬质合金上面再涂抹焊药放置焊料;4、将处理过的钎头放在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内,通电、加热熔融、完成钎焊过程。5、待钎焊好的钎头冷却定位后,应立即除去钎头表面的焊药,再将钎头放入保温箱内,减少热应力,继续缓慢冷却。选用BPS-100-8型机械式变频机组及DGF-C-82型中频淬火控制设备,电流频率采用8000赫芝,给出如下工艺参数中频钎焊钎头工艺参数表 权利要求1.用于冶金、矿山行业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是使用钎焊感应加热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过程,其特征是采用中频钎焊加热工艺。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中频发电机组或可控硅中频电源装置,将处理过的钎头置于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内,经通电、加热熔融完成钎焊过程,钎焊钎头的电流频率控制在1000~8000赫芝。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选用机械式变频机组及中频淬火控制设备,对于直径为32~70mm的钎头,电流频率为8000赫芝,电压控制在600~750V,电流55~150A,励磁电流0.8~2.5A,中频变压器匝比26/1,加热时间为46~145秒。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中频感应加热线圈与钎头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感应器内壁与钎头的间隙为5~10mm。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对于50~70mm直径的钎头钎焊时,先将感应器置于硬质合金底部使钎头予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矿山行业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是使用钎焊感应加热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过程,将高频钎焊钎头方法改变为中频钎焊钎头工艺方法,采用中频发电机组或可控硅中频电源装置,钎焊钎头的电流频率控制在1000~8000赫芝。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加热均匀,钎焊质量特别是大直径钎头焊接质量显著提高,中频钎焊加热装置设备容量大,承受过载能力强;中频电磁波对人体及通讯网络无影响;对冷却水质要求不高,维护成本低。文档编号B23K1/002GK1689744SQ200410020510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日专利技术者康定松 申请人:康定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冶金、矿山行业钎焊钎头的工艺方法,是使用钎焊感应加热装置将硬质合金钎焊在钎头的过程,其特征是采用中频钎焊加热工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定松
申请(专利权)人:康定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