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增儒专利>正文

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475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其有两个前轮(4),和一个后轮(9),其铰接前后轮部分的转向部件——头管(5)是前倾的,这样使得后轮部分可左右摆动。骑行者通过后轮部分向一侧倾斜来实现转向,转弯时内倾,以重心内倾抵消了转向时的向外离心力,有较强的抗侧翻能力,并且由于前轮是不倾斜的,这里把手(1)主要起扶手作用,骑行者无须时时保持平衡,使得操控也比较容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亦可发展出其他衍生品,譬如动力型摆式倒三轮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式脚踏倒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摆式脚踏倒三轮车,确切地说是一种有两个前轮一个后轮在 转弯时车体向内侧倾斜的脚踏三轮车。
技术介绍
现有自行车、摩托车在转向时车体内倾,有较高的转向效率,但两轮以上的车,要 实现倾斜转向,其结构会很复杂。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有两个前轮和一个后轮的倾斜转向的脚踏三轮车,由于 只须部分车体倾斜便可实现转向,所以结构简单,目前还没有类似车辆出现,相比现有三轮 车,具有较高的抗侧翻能力和行驶效率。又因为只有后轮部分车体可左右摆动,其前轮部分 不摆动,使得车把稳定起了扶手作用,使操控容易,能不学就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由由前后两部分车体铰接而成,前车体包括并排着的两个前轮、前车 架、及与前车架连在一起的把手部件,包括把手、把手杆等;后车体包括后车架及装在后车 架上的车座、脚踏驱动部件、后轮等,后车架的前部与前车架的后部通过头管铰接在一起, 同现有两轮脚踏车、摩托车的头管(转向部件)后倾不同,其头管是前倾的,这样使得后车 体可左右摆动。行驶时,后轮垂直于地面,两个前轮受力亦相等,为直线行驶;当后轮向一侧倾斜 时,两个前轮的受力亦发生变化,于是发生转向。摆式脚踏倒三轮车的转向原理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后轮与头管处在同一平面,由于头管是前倾的,如后轮部分车 体向左侧倾斜,后轮会偏向右前轮,这时右前轮受到的推力较大,于是车向左转向,反之亦 然。倾斜角度越大,转弯半径越小。其倾斜方向与转弯方向一致,即转弯时内倾,符合人体 的运动习惯。同现有脚踏车异同之处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同现有两轮脚踏车比较,其后轮部分是相同的,不同在于头管 倾斜方向和前轮部分。简而言之,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同现有两轮脚踏车不同之处在于1、头管前倾。2、前 轮架有两个前轮,但其后轮其他部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任何以后轮为驱动轮的两轮车,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同采用该种驱 动方式的摆式倒三轮车的后轮部分是相同的。[0011 ] 本专利技术亦可以衍生出其他类型的摆式倒三轮车,如动力型摆式倒三轮车。电动摆式倒三轮车在摆式脚踏倒三轮车基础上,以后轮为驱动轮,加装电动驱动装置。汽动摆式倒三轮车在摆式脚踏倒三轮车的基础上,以后轮为驱动轮,加装汽动驱动装置。附图说明图中把手1、把手杆2、前轮架3、前轮4、头管5、车座6、后车架7、脚踏驱动部件 8、后轮9具体实施方式图中,前车体从上到下,包括把手1、把手杆2、同把手杆连在一起的前车架3及装 在前车架两边的前轮4 ;后车体由车座6、后车架7、脚踏驱动部件8、后轮9组成,前车体的 后部和后车体的前部通过前倾的头管5铰接在一起。头管的前倾角度所谓前倾,即头管同前方地面夹角小于90°。须注意的是,头管其同地面的前倾角度不能小于头管所处部位对准后轮与地面接 触点时同地面的夹角,即以其头管转动轴向后延长线不能落在后轮同地面接触点以外。以 下为公知技术脚踏驱动部件由脚蹬,中轴,链轮,飞轮,链条,曲柄,后轴等组成。电动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机,电池,控制板等。汽动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电气部分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式脚踏倒三轮车,由前后两部分车体铰接而成,前车体包括并排着的两个前轮、前车架、及与前车架连在一起的把手部件,包括把手杆、把手;后车体包括后车架及装在后车架上的车座、脚踏驱动部件和一个后轮,后车架的前部与前车架的后部通过转向部件头管铰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铰接前后车体的头管是前倾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式脚踏倒三轮车,由前后两部分车体铰接而成,前车体包括并排着的两个前轮、前车架、及与前车架连在一起的把手部件,包括把手杆、把手;后车体包括后车架及装在后车架上的车座、脚踏驱动部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儒
申请(专利权)人:陈增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