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片及其扩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35096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其扩散方法,包括:将硅片放入扩散炉中;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同时向扩散炉中通入含三氯氧磷的氮气和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一时间;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二温度,同时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二时间;保持扩散炉内温度为第二温度,停止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三时间;对扩散炉进行降温,降温结束后取出硅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扩散方法,通过高温有氧和高温无氧两步推进磷扩散,在降低硅片表面杂质浓度的同时提高了扩散的均匀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吸收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也称光伏电池,是一种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由于它是绿色环保产品,不会引起环境污染,而且是可再生资源,所以在当今能源短缺的情形下,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新型能源。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损伤层的去除及绒面制备,通过化学反应除去硅片表面的切割损伤层,同时得到合理的粗糙表面,以增强光的吸收。2、扩散制作PN结,将P型的硅片放入扩散炉内,通过硅原子之间的空隙使N型杂质原子由硅片表面层向硅片内部扩散,形成PN结,使电子和空穴在流动后不再回到原处,这样便形成电流,也就使硅片具有光伏效应。3、表面PSG (phosphate silicate glass,即磷娃玻璃)的去除,去除娃片在扩散的过程中表面生成的PSG,避免因玻璃层的存在而影响金属电极与硅片的接触,从而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4、周边PN的去除,去除扩散过程中在硅片边缘形成的将PN结短路的导电层。5、减反射层的制备,在硅片表面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层,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减少光的反射,起到钝化作用,增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硅片放入扩散炉中;B、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同时向扩散炉中通入含三氯氧磷的氮气和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一时间;C、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二温度,同时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D、保持扩散炉内温度为第二温度,停止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三时间;E、对扩散炉进行降温,降温结束后取出硅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将硅片放入扩散炉中;B、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一温度,同时向扩散炉中通入含三氯氧磷的氮气和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一时间;C、将扩散炉内温度升至第二温度,同时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二时间,其中,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D、保持扩散炉内温度为第二温度,停止向扩散炉内通入氧气,保持时间为第三时间;E、对扩散炉进行降温,降温结束后取出硅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的范围为 780V 800°C,包括端点值,所述第二温度的范围为820°C 840°C,包括端点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的范围为 11. 5mirTl3. 5min,包括端点值,所述第二时间的范围为IOmirTl5min,包括端点值,所述第三时间的范围为2mirT5min,包括端点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含三氯氧磷的氮气和氧气的气体流量比为2:1 3:1,包括端点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丽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