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保鲜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323 阅读:1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杨梅保鲜技术,具体方法为采前施钙肥、覆地膜;采后浸钙涂膜处理和使用纳他霉素、仲丁胺等抑霉剂;降低贮藏温度,温度越接近0℃,贮藏效果越好;采用小包装分装、衬垫、吸渗露水措施,包装中的堆放层数以小于10层为宜;采用低温薄膜气调贮藏(MAP),含2%CO↓[2]和4%O↓[2]的初始气体浓度。用0.1%1-MCP(1-甲基环丙烯)为乙烯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杨梅保鲜期达到16天以上,好果率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杨梅保鲜技术(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果的保鲜贮藏
,具体为杨梅保鲜技术。(二)
技术介绍
 杨梅是中国的特产水果,浙江是主要的杨梅产区,栽培面积广、产量大、品质优。杨梅果实酸甜多汁、风味浓郁、营养价值高,并且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杨梅的成熟期很短,主要产量集中在6月中、下旬的十几天时间内,适逢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由于果实柔软多汁、外果皮很薄、柱状突起易受伤害,而且采后呼吸旺盛、所以极不耐贮藏和运输,采后损失非常大,同时制约了各种杨梅制品的生产,严重影响了当地果农的经济收入和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有人对杨梅保鲜做过研究。张望舒等在《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5,31(4):417-424)上发表了“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采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论文,该文研究了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采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和品质的变化;茅林春等在《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1532-1536)上发表了“1-MCP对杨梅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杨梅果实经1-MCP处理后,0℃下可保鲜13d,20℃下可保鲜5d;1-MCP对0℃下贮藏后期的果实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杨梅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后杨梅果实直接进行分级、挑选;或杨梅果实先采前预处理,采后进行分级、挑选;(2)将挑选后的杨梅果实用抑霉剂喷涂处理,然后分装到小盒子;抑霉剂为纳他霉素30-100ppm,或 者纳他霉素30-100ppm和仲丁胺100-300ppm的1∶1混合物,或者纳他霉素30-100ppm和0.05%~0.1%柠檬酸的1∶1混合物,或者纳他霉素30-100ppm、仲丁胺100-300ppm和0.05%~0.1%柠檬酸三种物质的1∶1∶1混合物;(3)采用低温薄膜气调贮藏,盒子内的初始浓度为CO↓[2]2%和O↓[2]4%;或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杨梅保鲜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采后杨梅果实直接进行分级、挑选;或杨梅果实先采前预处理,采后进行分级、挑选;(2)将挑选后的杨梅果实用抑霉剂喷涂处理,然后分装到小盒子;抑霉剂为纳他霉素30-100ppm,或者纳他霉素30-100ppm和仲丁胺100-300ppm的1∶1混合物,或者纳他霉素30-100ppm和0.05%~0.1%柠檬酸的1∶1混合物,或者纳他霉素30-100ppm、仲丁胺100-300ppm和0.05%~0.1%柠檬酸三种物质的1∶1∶1混合物;(3)采用低温薄膜气调贮藏,盒子内的初始浓度为CO22%和O24%;或者采用低温薄膜气调贮藏,并添加有乙烯吸收剂,盒子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建荣王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