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煤制气、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领域,包括-70°C低温甲醇洗工艺等气体低温净化、低温液化分离
技术介绍
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管道经层层缠绕后形成的一种单管束与双管束相结合的螺旋盘管型热交换设备,主要应用两股冷源管束即管程-51. 3°C工艺尾气混合气及管程-18. 39°C合成气混合气冷却壳程37. 73°C未变换原料混合气,使之温度降至-10. 090C,两股管程气体温度升高至31. 230C。未变换原料气主要成份为水煤气,由H2、C0、C02、N2、02、CH4等气体组成。合成气主要成份为CH4、CH30H、H2、C0等。工艺尾气主要成份为C0、H2、CH4、CH30H等。壳程设计压力小于6. 3MPa,温度介于-70 +60°C,管程设计压力分别小于6. 3MPa及O. 7MPa,温度介于-70 +60°C。换热器实际进出口参数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调整,调整后可重新计算换热工艺流程。首先,传统的未变换气冷却器采用两台独立的单股流列管式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器体积较大,单位体积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其次,由于未变换气冷却器换热温区中两股冷流的温度分别为-51. 3°C及-18. 39°C,在冷却37. 73°C原料气的过程中,由于两股冷流之间存在较大温差,如果单独应用双股流换热器,管程进口处-18. 39°C合成气将吸收-51. 3°C尾气的冷量,合成气温度降低后,再共同冷却37. 73°C原料气,使壳程原料气温度降至-10. 09°C,即-18. 39°C合成 ...
【技术保护点】
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由上封头(1)、合成气出口管板(2)、合成气出口管箱(3)、合成气出口接管(4)、合成气出口管束(5)、第一支持圈(6)、合成气缠绕管束(7)、双股流壳体(8)、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束(9)、双股流尾气进口管箱(10)、双股流尾气进口接管(11)、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板(12)、锥形过度壳体(13)、单股流尾气出口接管(14)、单股流尾气出口管箱(15)、单股流尾气出口管板(16)、单股流管束隔板(17)、单股流壳体(18)、单股流尾气进口管板(19)、单股流尾气进口管箱(20)、单股流尾气进口接管(21)、裙座(22)、下封头(23)、单股流尾气进口管束(24)、原料气出口接管(25)、第四支持圈(26)、单股流芯筒(27)、单股流尾气缠绕管束(28)、第三支持圈(29)、单股流尾气出口管束(30)、合成气进口管板(31)、合成气进口接管(32)、合成气进口管箱(33)、合成气进口管束(34)、第二支持圈(35)、双股流尾气缠绕管束(36)、双股流管束隔板(37)、双股流芯筒(38)、双股流尾气出口管束(39) ...
【技术特征摘要】
1.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由上封头(I)、合成气出口管板(2)、合成气出口管箱(3)、合成气出口接管(4)、 合成气出口管束(5)、第一支持圈(6)、合成气缠绕管束(7)、双股流壳体(8)、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束(9 )、双股流尾气进口管箱(10 )、双股流尾气进口接管(11)、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板 (12)、锥形过度壳体(13)、单股流尾气出口接管(14)、单股流尾气出口管箱(15)、单股流尾气出口管板(16)、单股流管束隔板(17)、单股流壳体(18)、单股流尾气进口管板(19)、单股流尾气进口管箱(20)、单股流尾气进口接管(21)、裙座(22)、下封头(23)、单股流尾气进口管束(24)、原料气出口接管(25)、第四支持圈(26)、单股流芯筒(27)、单股流尾气缠绕管束 (28)、第三支持圈(29)、单股流尾气出口管束(30)、合成气进口管板(31)、合成气进口接管(32)、合成气进口管箱(33)、合成气进口管束(34)、第二支持圈(35)、双股流尾气缠绕管束 (36)、双股流管束隔板(37)、双股流芯筒(38)、双股流尾气出口管束(39)、双股流尾气出口接管(40)、双股流尾气出口管箱(41)、双股流尾气出口管板(42)、原料气进口接管(43)组成,包括双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及单股流缠绕管式换热器两大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双股流尾气缠绕管束(36)、合成气缠绕管束(7)绕双股流芯筒(38)缠绕,缠绕后的螺旋盘管安装于双股流壳体(8)内;双股流芯筒(38)—端安装第一支持圈(6),一端安装第二支持圈 (35),第一支持圈(6)固定于双股流壳体(8)上部,第二支持圈(35)固定于双股流壳体(8) 下部,双股流尾气缠绕管束(36)、合成气缠绕管束(7)缠绕于第一支持圈(6)与第二支持圈 (35 )之间;单股流尾气缠绕管束(28 )绕单股流芯筒(27 )缠绕,缠绕后的螺旋盘管安装于单股流壳体(18)内;单股流芯筒(27)—端安装第三支持圈(29),一端安装第四支持圈(26), 第三支持圈(29)固定于单股流壳体(18)内上部,第四支持圈(26)固定于单股流壳体(18) 下部,单股流尾气缠绕管束(28)缠绕于第三支持圈(29)与第四支持圈(2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未变换气冷却器用低温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双股流壳体(8)上部左侧安装合成气出口管板(2),合成气出口管板(2)左侧联接合成气出口管箱(3)、合成气出口管箱(3)左侧联接合成气出口接管(4);双股流壳体(8)上部右侧安装双股流尾气出口管板(42 ),双股流尾气出口管板(42 )右侧联接双股流尾气出口管箱(41),双股流尾气出口管箱(41)右侧联接双股流尾气出口接管(40);双股流壳体(8)下部左侧安装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板(12 ),双股流尾气进口管板(12 )左侧联接双股流尾气进口管箱(10 ),双股流尾气进口管箱(10)左侧联接双股流尾气进口接管(11);双股流壳体(8)下部右侧安装合成气进口管板(31),合成气进口管板(31)右侧联接合成气进口管箱(33 )、合成气进口管箱(33 )右侧联接合成气进口接管(32 );双股流壳体(8 )底部联接锥形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周卫,汪雅红,张小卫,吴金群,薛佳幸,丁世文,杨惠君,李炎,
申请(专利权)人:张周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