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2294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4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门后视镜。在电动车门后视镜的后视镜壳体内设有用于分隔后视镜收容空间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的分隔壁,该后视镜收容空间用于收容后视镜支架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该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用于收容电气配线。在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和贯通孔,该开口部用于使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暴露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该贯通孔围绕开口部,供多个螺纹从电气配线收容空间侧朝向镜面角度调整单元贯穿。在分隔壁上还设有增强筒部,该增强筒部包围各贯通孔地向电气配线收容空间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轿车等车辆的车门后视镜
技术介绍
以往,在该领域中,有一种车门后视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包括后视镜组件、后视镜角度调节单元(以下,称为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和收容后视镜组件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保护盖(visor)(以下,称为后视镜壳体)。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车门后视镜中,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电气配线连接部(以下,称为接线部),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而且,在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将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和后侧的第二空间,固定收容在第二空间内的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在该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使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暴露于第一空间。由此,在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收容在第二空间内之后,能够将电气配线连接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上。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5690号公报在上述以往的车门后视镜中,期望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当将开口部设置得较大时,例如,能够与开口部相对应地使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大型化,能够使较多的端子集中在一组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上而减少供电连接器部的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而且,能够将一种后视镜壳体应用于接线部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也能够谋求后视镜壳体在多种车门后视镜中的通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的车门后视镜。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后视镜包括后视镜支架,其固定有后视镜;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其用于调整后视镜支架的角度;后视镜壳体,其用于收容后视镜支架和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以及多个紧固件,其用于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后视镜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接线部和多个固定部,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该固定部环绕接线部,用于紧固多个紧固件,在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将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与后侧的第二空间,在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多个贯通孔和多个增强筒部,该开口部用于使收容在第二空间内的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暴露于第一空间,该多个贯通孔环绕开口部,供要固定于多个固定部的多个紧固件从第一空间侧贯穿,该多个增强筒部包围各贯通孔地向第一空间突出。采用上述这样的车门后视镜,使紧固件穿过后视镜外壳的分隔壁的贯通孔紧固在收容在后视镜壳体的第二空间内的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固定部中,从而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该第二空间内。此时,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接线部经由分隔壁的开口部暴露于第一空间。在开口部的周缘部分,以包围各贯通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增强筒部,该增强筒部向第一空间突出。由此,会在增强筒部的内侧确保紧固件的收容空间,并且,会增强增强筒部的周边,从而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如此,通过利用增强筒部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能够在不降低分隔壁的强度的情况下将开口部设置得较大,从而能够产生伴随着开口部的大型化而产生的各种优点。例如,能够使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与开口部相对应地大型化,能够使较多的端子集中在一组接线部和供电连接器部上而减少供电连接器部的数量,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而且,能够将一种后视镜壳体应用于接线部的形状、大小不同的各种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也能够谋求后视镜壳体在多种车门后视镜中的通用化。在此,在分隔壁上还设有增强肋,该增强肋向第一空间突出,与增强筒部相连接。该情况下,由于利用增强肋进一步增强增强筒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而且,增强肋还与其他的增强筒部相连接。该情况下,由于利用增强肋增强增强筒部彼此之间的部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而且,车门后视镜还包括车门后视镜基座和收纳单元,该车门后视镜基座固定在车辆上,该收纳单元从上方安装在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上,支承后视镜壳体,使后视镜壳体能够折叠成顺沿车辆的状态,在分隔壁上设有收纳单元收容部,该收纳单元收容部向第一空间鼓出地位于车门后视镜基座的台座部的上方,用于收容收纳单元,增强肋还与收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该情况下,增强筒部借助增强肋与收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在此,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风压等作用于后视镜壳体的载荷会集中在收纳单元收容部,因此收纳单元收容部被设计为高强度。通过借助增强肋使增强筒部与上述那样设计为高强度的收纳单元收容部相连接,会更牢固地增强增强筒部,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增强开口部的周缘部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后视镜,能够将后视镜壳体的分隔壁的开口部设置得较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后视镜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车门后视镜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后视镜单元组装体的立体图。图4是车门后视镜的剖视图。图5是表不后视镜壳体的壳体主体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车门后视镜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车门后视镜中的“前后”与车辆的前后方向相对应。如图1所示,电动车门后视镜I主要由车门后视镜基座2、密封垫片3和车门后视镜主体4构成,该车门后视镜基座2用螺栓固定于车辆的前车门,该密封垫片3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基座2的基座主体2a与前车门之间,该车门后视镜主体4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于车门后视镜基座2的台座部2b。如图2所示,车门后视镜主体4包括后视镜支架7,其配置在后视镜壳体6的后视镜露出开口 6a侧;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其嵌合于在表面侧固定有后视镜7a的后视镜支架7的背面,用于调整后视镜支架7的角度;螺钉32,其是用于将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固定在后视镜壳体6内的紧固件;电动收纳单元9,其从上方安装在车门后视镜基座2的台座部2b上,支承后视镜壳体6,使后视镜壳体6能够折叠成顺沿车辆的状态;以及转向灯单元8,其固定在后视镜壳体6上。而且,为了分别向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内的电动机、电动收纳单元9内的电动机和转向灯单元8内的灯供给电力,在电动车门后视镜I中设有配置在车门后视镜基座2和车门后视镜主体4内的电气配线10。在该电气配线10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在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上的连接器部10b、用于连接在电动收纳单元9上的连接器部IOc和用于连接在转向灯单元8上的连接器部10d。在电气配线1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在车辆内的配线上的连接器部IOa (参照图1)。电气配线10的另一端侧经由车门后视镜基座2的基座主体2a和密封垫片3被引出到车辆侧。后视镜壳体6由壳体主体6A和位于壳体主体6A的前侧的罩构件6b构成,该壳体主体6A用于收容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电动收纳单元9和后视镜支架7。罩构件6b通常呈与车辆的车身相同颜色。而且,电动收纳单元9固定在壳体主体6A上,并且,具有供电气配线10穿过的电气配线引出孔9a。如图3所示,在后视镜支架7的背面7f形成有夹持爪部7c与三个突起部7b,该夹持爪部7c为了能够固定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而突出,该三个突起部7b能够相对于后视镜支架7对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进行定位。而且,在后视镜支架7的背面7f中的三个突起部7b的外侧,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有四个夹持爪部7c。镜面角度调整单元20的壳体21具有圆形的外周,在壳体21上形成有向径向突出的勾挂部22。在该勾挂部22上设有被后视镜支架7的夹持爪部7c夹入的勾挂条22a。而且,在镜面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支架,其固定有后视镜;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其用于调整上述后视镜支架的角度;后视镜壳体,其用于收容上述后视镜支架和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以及多个紧固件,其用于将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接线部和多个固定部,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该固定部环绕上述接线部,用于紧固上述多个紧固件,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将上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与后侧的第二空间,在上述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多个贯通孔和多个增强筒部,该开口部用于使收容在上述第二空间内的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上述接线部暴露于上述第一空间,该多个贯通孔环绕上述开口部,供要固定于上述多个固定部的上述多个紧固件从上述第一空间侧贯穿,该多个增强筒部包围上述各贯通孔地向上述第一空间突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0 JP 2011-2052111.一种车门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支架,其固定有后视镜;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其用于调整上述后视镜支架的角度;后视镜壳体,其用于收容上述后视镜支架和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以及多个紧固件,其用于将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固定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背面侧设有接线部和多个固定部,该接线部用于连接供给外部电力的电气配线的供电连接器部,该固定部环绕上述接线部,用于紧固上述多个紧固件, 在上述后视镜壳体内设有分隔壁,该分隔壁将上述后视镜壳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前侧的第一空间与后侧的第二空间, 在上述分隔壁上设有开口部、多个贯通孔和多个增强筒部,该开口部用于使收容在上述第二空间内的上述镜面角度调整单元的上述接线部暴露于上述第一空间,该多个贯通孔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射场亮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