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1526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3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包括动力连接元件和采样线排,且所述采样线排位于动力连接元件的一侧;所述动力连接元件包括托架、保护罩、以及容纳于托架与保护罩内的若干连接片;所述采样线排包括线槽、线排保护盖、以及容纳于线槽与线排保护盖内的采样线;所述采样线通过采样端子与动力连接组件内的连接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其中动力连接元件与即采样线排之间为可拆卸式组合安装,便于内部元器件的更换和维修;同时该集成组件的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低,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且有利于自动线的实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直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纯手工作业已经满足不了产量扩大化需要,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均需以集成设计作为前提。将多种结构在原材料阶段化零为整,不仅能缩减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例如在汽车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的内部动力连接和信号采集方面,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一体注塑而成的线排,该线排上刻有各种走线凹槽,采样线和动力连接线均设置在线排中;这种一体式结构的线排结构复杂,连接不可靠,而且在实际使用时某些元件损坏后的更换和维修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体式结构线排存在的结构复杂、不易于更换和维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动力连接元件与采样终端可拆卸式组合安装的新型集成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所述集成组件包括动力连接元件和采样线排,且所述采样线排位于动力连接元件的一侧;所述动力连接元件包括托架、保护罩、以及容纳于托架与保护罩内的若干连接片; 所述采样线排包括线槽、线排保护盖、以及容纳于线槽与线排保护盖内的采样线;所述采样线通过采样端子与动力连接组件内的连接片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架包括若干个连接片安装区域,每个连接片安装区域均包括位于底面的挡板和位于四周的侧板,每个连接片安装区域的下方用于安装电池,挡板用于从下方支撑连接片,侧板用于横向夹持连接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卡住连接片的卡扣;所述侧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保护罩的凸起;所述侧板上还设有用于采样端子通过的预留槽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连接片安装区域之间通过第一软连接片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罩包括位于连接片上方的若干个连接片覆盖单元;相邻的两个连接片覆盖单元之间设有第二软连接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罩上设有用于与托架固定安装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连接片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电池的第一定位孔和用于安装采样端子的第二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槽上设有用于固定采样线的突起;线槽与线排保护盖之间卡扣连接,且线排保护盖上设有与线槽对应的槽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采样线与线槽之间还填充有透明灌封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样端子位于线槽的侧面,且采样端子与采样线电连接;采样端子的数量与连接片的数量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采样端子上均设有与连接片固定安装的第三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槽包括若干个固线区域,每个固线区域内容纳有若干条采样线,所述采样线引出若干个采样端子;相邻的两个固线区域之间通过第三软连接片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排保护盖的形状与线槽形状匹配,包括若干个采样线覆盖区域;相邻的两个采样线覆盖区域之间通过第四软连接片连接。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其中动力连接元件与采样终端(即采样线排)之间为可拆卸式组合安装,便于内部元器件的更换和维修;同时该集成组件的整体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低,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且有利于自动线的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中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中托架与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中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中采样线排在线排保护盖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中采样线排在线排保护盖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组件的使用状态图。图中,I——采样线排,2——托架,3——连接片,4——保护罩,5——电池;10—— 采样线,11——卡槽,12——卡子,13——突起,14——采样端子,15——线槽,16——第三定位孔,17——槽道,18——线排保护盖,19——第三软连接片,20——第四软连接片; 21——斜卡扣,22——挡板,23——侧板,24——预留槽口,25——第一软连接片,26——凸起;31——第一定位孔,32——第二定位孔;41——第二软连接片,42——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如图1所示,所述集成组件包括动力连接元件和采样线排1,且所述采样线排I位于动力连接元件的一侧。其中,所述动力连接元件包括托架2、保护罩4、以及容纳于托架2与保护罩4内的若干连接片3 ;采样线排I包括线槽15、线排保护盖18、以及容纳于线槽15与线排保护盖18内的采样线10 ; 所述采样线10通过采样端子14与动力连接组件内的连接片3电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托架2的材质可选择PP、PE、ABS,优选为PP+PE材质。托架2 包括若干个连接片安装区域,例如图2中所示为包括8个连接片安装区域,但不局限于此。 每个连接片安装区域均包括位于底面的挡板22和位于四周的侧板23。每个连接片安装区域的下方用于安装电池5,挡板22用于从下方支撑连接片3,侧板23用于横向夹持连接片 3。如图2所示,侧板23上设有用于卡住连接片3的卡扣,用于从连接片3的上方将其固定,防止其从托架2中脱出。本技术中,该卡扣优选为斜卡扣21,如图2所示。更优选情况下,该斜卡扣21与侧板23的夹角为10-30°,最优选为20°。侧板23上还设有用于固定保护罩4的凸起26,如图2所示。对应地,保护罩4上设有用于与托架2固定安装的开口 42。通过凸起26卡接于保护罩4的开口 42内,从而将托架2与保护罩4固定连接。侧板23上还设有用于采样端子14通过的预留槽口 24。通过该预留槽口 24的设置,可将采样线排I与动力连接元件连成一体。如图2所示,托架2中,相邻的两个连接片安装区域之间通过第一软连接片25连接。类似地,保护罩4的形状与托架2匹配,其包括位于连接片3上方的若干个连接片覆盖单元;相邻的两个连接片覆盖单元之间设有第二软连接片41,如图4所示。通过第一软连接片25、第二软连接片41的设置,能消除配合过程中的公差影响。连接片3用于将电池连接。因此,如图3所示,每个连接片3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电池5的第一定位孔31。因此,连接片3的数量与电池5的数量匹配。电池5的引出柱与第一定位孔31接触,然后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方式将电池5的引出柱与连接片3固定安装。如图3所示,连接片3上还设有用于安装采样端子14的第二定位孔32。本技术中,连接片3还通过采样端子14与采样线10连接。对应地,如图5或图7所示,采样端子14上第三定位孔16,该第三定位孔16与第二定位孔32的位置对应,一方面可采样端子14进行定位,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二定位孔32与第三定位孔16之间通过螺钉连接、铆接或焊接方式实现采样端子14与连接片3之间的固定连接。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连接及信号采集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包括动力连接元件和采样线排,且所述采样线排位于动力连接元件的一侧;所述动力连接元件包括托架、保护罩、以及容纳于托架与保护罩内的若干连接片;所述采样线排包括线槽、线排保护盖、以及容纳于线槽与线排保护盖内的采样线;所述采样线通过采样端子与动力连接组件内的连接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晶郑卫鑫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