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制造过程及使用过程中用于SOC (荷电率)平衡调节的>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用电器(比如电动工具和电动车等)的电源均由多节电池单体串联, 为了保证电池组良好容量性能发挥,增加电池组使用寿命,在电池单体组装和使用过程中, 要求电池单体SOC (荷电率)必需匹配一致。然而,由于电池单体制造工艺和生产控制等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电池单体性能与设计有偏差,需要经过性能检测筛选出性能一致性高的单体再组装成电池组。目前,电池单体在性能检测时,单点操作,需要检测设备数量十分庞大,而且由于动力电池所需检测电流大,设备费用和检测能耗巨大;另外,电池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单体衰减的差异性,造成 SOC (荷电率)匹配性差异变大,导致电池组整体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放电时间变短,缩短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及固定架上设置的若干插针;活动组件,包括滑块及滑块上不同高度设置的并联簧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及固定架上设置的若干插针;活动组件,包括滑块及滑块上不同高度设置的并联簧片组和串联联簧片组;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架上下活动,所述插针与并联簧片组连接配合或与串联联簧片组连接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及固定架上设置的若干插针;活动组件,包括滑块及滑块上不同高度设置的并联簧片组和串联联簧片组;所述滑块相对固定架上下活动,所述插针与并联簧片组连接配合或与串联联簧片组连接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中央开设有纵向通槽,纵向通槽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排插孔,所述插针横向插设在插孔内,插针的末端保持在固定架侧壁外表面,前端伸入固定架内部空间;滑块的左右两侧壁上相应开设有若干滑槽,各插针前端嵌入相应的滑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串并联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联簧片组设置在滑块的各滑槽内下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许汉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鹏辉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