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和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51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和传输装置,流化和传输装置包括:物料罐,物料罐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储存物料,物料罐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气口组和控制器,进气口组包括多个进气口,多个进气口中的一部分为流化进气口,另一部分为传输进气口,控制器被设置成:控制出料口关闭和进料口进料;控制流化进气口打开,以使气体从流化进气口进入容纳空间;在第一预定时间后,控制流化进气口关闭;控制出料口打开,以及控制传输进气口打开,以使气体从传输进气口进入容纳空间。由此,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气口组的开闭状态,从而可以将超轻粉体流化后进行传输,可以提升流化和传输装置的传输效率,可以防止产生传输盲点和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化,尤其是涉及一种流化和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粉体流化为固体颗粒在流体作用下表现出类似流体状态的现象,应用于超轻粉体传输时,可以将超轻粉体物料在置换后的气体气氛中充分流化,暂时形成一类气溶胶,以便于将超轻粉体高效传输至其它储存容器或反应容器中。

2、现有技术对于粉体物料的传输主要以机械螺杆、机械振动等方式传输,而对于堆积密度较低的物料很难形成可控、定量、稳定的传输流,难以将超轻粉体完全由一个容器转移至其它容器,并且在超轻粉体传输过程中,极易形成传输盲点,产生传输残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流化和传输装置,该流化和传输装置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可以提升传输效果。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化和传输装置,包括:物料罐,所述物料罐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储存物料,所述物料罐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进气口组,所述进料口、所述出料口和所述进气口组均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进气口连接有流化进气阀门(1411),所述传输进气口连接有传输进气阀门(1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组(14)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进气口组(14)在所述物料罐(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组(14)至少包括一个流化进气口和传输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进气管(20),所述环形进气管(20)环绕设置于所述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进气口连接有流化进气阀门(1411),所述传输进气口连接有传输进气阀门(1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组(14)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所述进气口组(14)在所述物料罐(10)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口组(14)至少包括一个流化进气口和传输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进气管(20),所述环形进气管(20)环绕设置于所述物料罐(10)的周向外侧,所述环形进气管(20)上设置有总进气口(21),多个所述流化进气口和多个所述传输进气口均选择性地与所述环形进气管(2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进气管(20)连接有总进气阀门(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化和传输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气口(21)为至少两个,所述总进气阀门(2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总进气口(21)与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张明明和林林曾律铭刘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