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侧压块和中压块,所述侧压块安装在轨道的两端,所述中压块安装在两个侧压块之间的轨道上,所述轨道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所述侧压块的固定面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所述中压块的两个固定面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膜组件因应力使薄膜组件受损的问题,通过在轨道、侧压块、中压块上设置橡胶条,消除了薄膜组件与它们接触时产生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受损;侧压块、中压块与轨道之间通过卡勾固定,使其能固定在轨道的任意位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属于太阳能光伏
技术介绍
薄膜组件作为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一种,在实现生产生活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通常,太阳能光伏组件是直接通过压块安装在轨道上,但是对于薄膜组件,由于压块下压后,对薄膜组件的应力较大,容易对其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通过在轨道和压块上安装橡胶条,减少组件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两个侧压块和若干个中压块,所述两个侧压块安装在轨道的两端,所述中压块安装在两个侧压块之间的轨道上,所述轨道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所述侧压块的连接面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所述中压块的两个固定面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前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压块和中压块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其卡装到所述轨道上的卡勾。前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截面为Y型结构,所述轨道的上半部的V型结构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勾的卡槽。前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的支撑面上设有沿所述支撑面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为弧度大于180°的圆弧形,所述第一橡胶条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条。前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的连接面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连接面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 T型凹槽,所述第二橡胶条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一 T型凹槽相对应的第一 T型凸条。前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块的两个固定面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固定面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 T型凹槽,所述所述第三橡胶条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二 T型凹槽相对应的第二 T型凸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轨道、侧压块、中压块上设置橡胶条,减小了薄膜组件与它们接触时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受损;侧压块、中压块与轨道之间通过卡勾固定,使其能固定在轨道的任意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轨道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侧压块的拆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侧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中压块的拆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薄膜组件固定装置的中压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1、两个侧压块2和若干个中压块3,所述两个侧压块2安装在轨道I的两端,所述中压块3安装在两个侧压块2之间的轨道I上,所述轨道I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4,所述侧压块2的连接面2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 5,所述中压块3的两个固定面31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6。通过在轨道1、侧压块2、中压块3上分别设置橡胶条,减小了薄膜组件与它们接触时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受损。侧压块2和中压块3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其卡装到所述轨道I上的第一卡勾23和第二卡勾33,轨道I的截面为Y型结构,所述轨道I的上半部的V型结构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勾的卡槽12,侧压块2和中压块3可同利用相应的卡勾卡装在所述卡槽12的任意位置上,便于安装各种不同型号的薄膜组件。轨道I的支撑面上设有沿所述支撑面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截面为弧度大于180°的圆弧形,所述第一橡胶条4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凸条41,通过将凸条41插入到凹槽11中,将第一橡胶条4固定在轨道I的支撑面上,且不易脱落。所述侧压块2的连接面21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连接面2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 T型凹槽22,所述第二橡胶条5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一 T型凹槽22相对应的第一 T型凸条51,通过将第一 T型凸条51插入到第一 T型凹槽22中,将第二橡胶条5固定在侧压块2的连接面21上,且不易脱落。中压块3的两个固定面31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固定面3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 T型凹槽32,所述所述第三橡胶条6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二 T型凹槽32相对应的第二 T型凸条61,通过将第二 T型凸条61插入到第二 T型凹槽32中,将第三橡胶条6固定在中压块3的固定面31上,且不易脱落。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通过在轨道和压块上安装橡胶条,减少组件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在安装过程中受到损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I)、两个侧压块(2)和若干个中压块(3),所述两个侧压块(2)安装在轨道(I)的两端,所述中压块(3)安装在两个侧压块(2)之间的轨道 (O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I)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4),所述侧压块(2)的连接面(2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5),所述中压块(3)的两个固定面(31)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压块(2)和中压块(3)上还分别安装有用于将其卡装到所述轨道(I)上的卡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I)的截面为Y型结构,所述轨道(I)的上半部的V型结构的内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卡勾的卡槽(12)。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I) 的支撑面上设有沿所述支撑面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截面为弧度大于180°的圆弧形,所述第一橡胶条(4)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凸条(4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块(2)的连接面 (21)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连接面(2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 T型凹槽(22),所述第二橡胶条 (5)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一 T型凹槽(22)相对应的第一 T型凸条(5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块(3)的两个固定面(31)的下表面设有沿所述固定面(31)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 T型凹槽(32),所述所述第三橡胶条(6)上设有一截面与所述第二 T型凹槽(32)相对应的第二 T型凸条(6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侧压块和中压块,所述侧压块安装在轨道的两端,所述中压块安装在两个侧压块之间的轨道上,所述轨道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所述侧压块的固定面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所述中压块的两个固定面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薄膜组件因应力使薄膜组件受损的问题,通过在轨道、侧压块、中压块上设置橡胶条,消除了薄膜组件与它们接触时产生的应力,避免薄膜组件受损;侧压块、中压块与轨道之间通过卡勾固定,使其能固定在轨道的任意位置。文档编号H01L31/042GK202839633SQ20122038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组件固定装置,包括轨道(1)、两个侧压块(2)和若干个中压块(3),所述两个侧压块(2)安装在轨道(1)的两端,所述中压块(3)安装在两个侧压块(2)之间的轨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的支撑面上安装有第一橡胶条(4),所述侧压块(2)的连接面(2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条(5),所述中压块(3)的两个固定面(31)的下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橡胶条(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恢康,詹洪坚,徐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