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963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一储刀架,该储刀架是以一中央架体架设二可同步转动的转轴组,二转轴组上及下端共连以一传动条并于其外结合若干夹头座及眼模座,分别储放若干夹头及眼模;一持取装置设于上述储刀架邻侧,包含一由自动转轴控制而可轴转的第一基座,该第一基座上再设一可水平往复移动的第二基座,该第二基座上及下端各设一可垂直往复移动的动力夹具;该持取装置控制动力夹头于储刀架及放电加工机的机头的间转换,以便自动更换夹头及眼模。(*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放电加工机结构,更详而言之,尤指一种为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放电加工机的设计,是将工作平台设于机架基座的顶面,待加工对象固定于工作平台上,电极通过夹头以及眼模定位,电极与被加工物的极间由电源装置产生放电对被加工对象进行加工。但是加工有很多不同的型态,电极、夹头以及眼模皆需配合加工型态而更换,因此选择及更换夹头及眼模为加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新型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换夹头及眼模的装置,特别是一种计算机化、自动化、节省工时、安全、迅速地在放电加工机上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储刀架,该储刀架具有一中央架体,该中央架体的左、右两端各垂直设一转轴组,其中一转轴组连接到一驱动装置上,二转轴组的二端彼此以传动条连动;位于储刀架上方的传动条外侧排列组装有夹头座,该夹头座中设置一电极夹头;位于储刀架下方的传动条外侧排列组装有眼模座,该眼模座中设置一眼模;一延伸架,设于该储刀架的顶部,并向储刀架的一侧方向延伸;一持取装置,包含一垂直设于该延伸架开放端的自动转轴,该自动转轴结合一第一基座,该第一基座设一控制一第二基座水平往复移动的伸缩动力缸;该第二基座上、下两端各设一分别控制动力夹具垂直往复移动的伸缩动力缸,该持取装置控制动力夹头于储刀架及放电加工机的机头的间转换,以便自动更换夹头及眼模。本技术进步效果本技术针对传统放电加工机更换夹头及眼模的问题提出自动化的解决方案,使整个放电加工机于更换夹头及眼模的操作可计算机化、自动化、取换过程迅速、可节省取换工时。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的组合外观图。图3本技术的后视平面图。图4A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一)。图4B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二)。图4C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三)。图4D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四)。图4E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五)。图4F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六)。图4G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七)。图4H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八)。图4I本技术侧视及与放电加工机配合的动作示意图(九)。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该装置包含一座用以储装夹头及眼模的储刀架10,该储刀架10具有一中央架体11,该中央架体11的左、右两端各以板架111垂直设一转轴组12、13,其中一转轴组12更以一架设于该中央架体11内的驱动装置14所驱动,且二转轴12、13的两端彼此以传动条(图未示)连动,位于上方位置的传动条外侧各以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板151组装若干夹头座152,每一夹头座152中可夹置一夹头153;位于下方位置的传动条外侧亦各以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板161组装若干眼模座162,每一眼模座162中放置一眼模163。该夹头座152为一开口朝外的夹型座,该眼模座162则为圆框型座。该二传动条呈长椭圆形围绕,据此提供较大的圆周以便设置较多的夹头座152或眼模座162。一延伸架20,设于该储刀架10的顶部,并向储刀架10的一侧方向延伸;一持取装置30,包含一垂直设于该延伸架20开放端的自动转轴31,该自动转轴31的一端与驱转动力装置311相结合,另一端结合一第一基座32,该第一基座32中央横设一伸缩动力缸33,其两侧再各设一平衡杆34,该伸缩动力缸33的阀杆331以及二平衡杆34的开放端共同结合一第二基座35,该第二基座35的顶端及底端各设一伸缩动力缸36、37,其阀杆361、371各结合一水平位向的动力夹具38、39;该驱转动力装置311控制该自动转轴31以及其上的第一基座32轴转预定角度,该第一基座32的伸缩动力缸33的阀杆331及平衡杆34共同控制该第二基座35水平往复移动预定距离,该第二基座35两端的伸缩动力缸36、37的阀杆361、371则控制该二动力夹具38、39垂直往复移动预定距离,利用该二动力夹具38、39分别持取该储刀架10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请参阅图4A~图4I,上述储刀架10设置于放电加工机90的机头邻侧位置,延伸架20将该持取装置30设置于放电加工机与储刀架10之间的空间中,换言之,该持取装置30的驱转动力装置311控制该自动转轴31以及其第一基座32轴转适当角度,令其动力夹具38、39能分别转向该储刀架10以及放电加工机90的机头。该储刀架10以其驱动装置14及转轴组12、13驱动二传动条15、16步进移动,以预定规格的夹头153及眼模163与二动力夹具38、39对应并止停。兹将本技术上述结构的作动方式一一配合图示说明于后。如图4A,图中表示驱转动力装置311令自动转轴31及第一基座32转动,使其上、下的动力夹具38、39转向该储刀架10。上位的动力夹具38水平对应该储刀架10上的夹头153,下位的动力夹具39则受伸缩动力缸37的阀杆371的控制往下延伸,同时亦水平对应该眼模座162上的眼模163。如图4B,图中表示该阀杆331及平衡杆34延伸使二动力夹具38、39分别夹住储刀架10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如图4C,图中表示该下位的动力夹具39受其伸缩动力缸37的阀杆371的收缩而将夹住的眼模163往上抽离其眼模座162。如图4D,图中表示该阀杆331及平衡杆34收缩,使二动力夹具38、39往远离该储刀架10的方向水平移动,同时令被动力夹具38夹住的夹头153离开其夹头座152。如图4E,图中表示该驱转动力装置311驱动该自动转轴31以及其第一基座32轴转180度,使二动力夹具38、39及其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转向该放电加工机90的机头。如图4F,图中表示该阀杆331及平衡杆34再次延伸,使二动力夹具38、39分别连同其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往放电加工机90的机头方向移动,并停止于预定位置。如图4G,图中表示二伸缩动力缸36、37的阀杆361、371分别延伸,令其上的动力夹具38、39带动其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定位于放电加工机90的夹头座91及眼模座92上。至此该放电加工机90即将该夹头153及眼模163予以夹制定位(此部份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多加赘述)。如图4H,图中表示该阀杆331及平衡杆34收缩,令二动力夹具38、39离开已组装于放电机90上的夹头153及眼模163。如图4I,图中表示该二动力夹具38、39的阀杆361、371收缩,使持取装置30呈等待状态,从而以相反于上述动作程序的方式自放电加工机90上取下待换的夹头153及眼模163,并移放回该储刀架10上。该储刀架10的传动条可步进转动,令预定规格的夹头153及眼模163与动力夹具38、39对应,使动力夹具38、39以上述的动作程序自储刀架10取下夹头153及眼模163。本技术系针对传统放电加工机换刀及更换眼模的问题提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使整个放电加工机于更换夹头及眼模的操作可计算机化、自动化、取换过程迅速、可节省取换工时。虽然本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电加工机自动更换电极夹头及眼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储刀架(10),该储刀架(10)具有一中央架体(11),该中央架体(11)的左、右两端各垂直设一转轴组(12、13),其中一转轴组(12)连接到一驱动装置(14)上,二转轴组(12、13)的二端彼此以传动条连动;位于储刀架(10)上方的传动条外侧排列组装有夹头座(152),该夹头座(152)中设置一电极夹头(153);位于储刀架下方的传动条外侧排列组装有眼模座(162),该眼模座(162)中设置一眼模(163);    一延伸架(20),设于该储刀架(10)的顶部,并向储刀架(10)的一侧方向延伸;    一持取装置(30),包含一垂直设于该延伸架(20)开放端的自动转轴(31),该自动转轴(31)结合一第一基座(32),该第一基座(32)设一控制一第二基座(35)水平往复移动的伸缩动力缸(33);该第二基座(35)上、下两端各设一分别控制动力夹具(38、39)垂直往复移动的伸缩动力缸(36、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明翁弘志林以窓
申请(专利权)人:欧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