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及其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61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适用于使第一流体产生微流体结构,并包含用以产生转动动力的转动装置,及与所述转动装置耦接以接收所述转动动力而转动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包括轴体及转盘。所述轴体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及流体通道,所述转盘容置于第二流体内,所述转盘用以接收流经所述流体通道的所述第一流体,并具有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接的盘体,及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多孔隙结构。所述轴体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流体吸入所述流体通道而进入所述转盘,再由所述多孔隙结构流出,所述第二流体与所述转盘产生相对运动,使得由多孔隙结构流出的所述第一流体被所述第二流体切割以产生微流体结构。构。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及其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技术,特别是指一种通过多孔隙材料形成的结构加上流体相对运动以产生微流体结构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及其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气泡是一种在液体当中形成微米或纳米等级大小的气泡。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人们发现这种超微细气泡具有很多不同的效果,在不同应用领域中,气泡中的气体可以使用不同的气体,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或者是臭氧等,以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工业领域,例如:养殖、环保清洁污水处理、水耕作物栽培等。
[0003]请参阅图1A所示,日本特开JP2009

112964所揭露的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示意图。在所述技术中,涡卷壳体10内有一叶轮11,进行一转动。涡卷壳体10内有液体流动,在另一端有一气体混入部12,用以将气体混入至涡卷壳体10内的流体。气体混入部12通过管路和一进气马达13连接。进气马达13将气导引至管路,再经由气体混入部12将气体传至涡卷壳体10内的流体,以形成大气泡LB。大气泡LB被转动的叶轮11切割成微气泡MB,再由另一端的管路流出。
[0004]此外,如图1B所示,日本JP2014

097449所揭露的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在所述技术中,泵(pump)14的中心轴为一中空管路,上面开设有多个通孔15。中心管路的一端与设置在液体内的叶轮16连接在一起。当泵14转动时,同步带动叶轮16转动,此时从泵14被抽入的气体经由通孔15流出而被叶轮16切割,以形成微气泡B。
[0005]其他,例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第TWM487134也揭露了一种以一外壳包覆转接头、加速管、渐缩管及锥形网而组装成一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当水经由转接头通往加速管后,水会经过第一道水流旋转及第二道水流旋转的双重加速,并引导外在环境空气经由第一空气流道及第二空气流道进入加速管内管中,再经过渐缩管后产生一高转速高动态压力旋转水流,使得空气产生爆裂,水中因而形成多个小气泡,并在通过锥形网中的多个切孔后,数个小气泡进一步再被切割而形成多个微气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微流体结构产生效率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微流体结构产生效率的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
[0008]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适用于使第一流体产生微流体结构,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包含轴体及转盘,所述轴体包括进口端、相反于所述进口端的出口端,及连接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出口端并可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所述转盘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接的盘体,及至少一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多孔隙结构,所述转盘用以承接流经所述流体通道的所述第一流体,当所述轴体转动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流体经由所述
流体通道而进入所述转盘,再由所述多孔隙结构流出。
[0009]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还包含设置于所述轴体内部且邻近所述进口端的止回阀,用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由所述进口端流出。
[0010]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还包含连接于所述进口端的流量及流速调整阀。
[0011]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盘体具有与所述出口端相连接的中空流道,所述多孔隙结构沿所述盘体的周缘设置并连接所述中空流道的端部。
[0012]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转盘为叶轮,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所述流体通道的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具有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进气口,及连接所述多孔隙结构的出气口。
[0013]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盘体由多孔隙材料所构成。
[0014]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盘体具有与所述出口端连接的中空流道。
[0015]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第一流体沿径度方向流出设置于所述盘体的所述多孔隙结构时,由所述盘体上沿所述径度方向越靠近所述轴体的区域所形成的气泡大小越大。
[0016]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多孔隙结构所采用的多孔隙材料是选自于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盘体为刀片,在所述刀片内部具有与所述多孔隙结构相连接的流体管道。
[0018]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流体通道贯穿所述轴体内部。
[0019]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流体通道的其中一端为封闭端,所述轴体具有多个连通所述轴体外壁面与所述流体通道的子流道。
[0020]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转盘为刀片,在所述刀片内部具有与所述多孔隙结构相连接的流体管道。
[0021]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轴体是由多孔隙材料所构成,所述转盘为刀片,在所述刀片内部具有一与所述轴体的出口端相连通的流体管道。
[0022]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包括转动装置及前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所述转动装置用以产生转动动力,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耦接与所述转动装置,用以接收所述转动动力而进行转动,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的所述转盘容置于第二流体内,当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转动时,所述第二流体与转盘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第二流体切割由多孔隙结构流出的第一流体以产生微流体结构。
[0023]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为料理机。
[0024]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所述料理机具有主机本体以及食材容器,所述主机本体还具有与流体容器相连通的流体接管。
[0025]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所述轴体设置在所述食材容器内。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进入所述轴体内部的所述第一流体,经过所述多孔隙结构流出所述转盘。所述多孔隙结构可以初步缩小形成气泡的尺寸,借由所述流体和所述转盘之间的相对速差,由所述多孔隙结构流出的气泡将被流体再次切割并产生微气泡,能够有效提升形成微气泡的效果与效率。
附图说明
[0027]图1A为一种现有的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0028]图1B为一种现有的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0029]图2A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0]图2B为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的一个转盘的一个立体图;
[0031]图3A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2]图3B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3]图3C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四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4]图3D为所述第四实施例的一个变形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5]图4A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五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0036]图4B为所述第四实施例中的一个叶轮的一个示意图;
[0037]图4C为本专利技术微流体结构产生装置的一个第六实施例的一个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适用于使第一流体产生微流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包含轴体及转盘,所述轴体包括进口端、相反于所述进口端的出口端,及连接所述进口端与所述出口端并可供所述第一流体通过的流体通道,所述转盘包括与所述流体通道相连接的盘体,及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多孔隙结构,所述转盘用以承接流经所述流体通道的所述第一流体,当所述轴体转动时,将带动所述转盘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流体经由所述流体通道而进入所述转盘,再由所述多孔隙结构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设置于所述轴体内部且邻近所述进口端的止回阀,用以避免所述第一流体由所述进口端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于所述进口端的流量及流速调整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具有与所述出口端相连接的中空流道,所述多孔隙结构沿所述盘体的周缘设置并连接所述中空流道的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为叶轮,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所述流体通道的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具有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进气口,及连接所述多孔隙结构的出气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由多孔隙材料所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具有与所述出口端连接的中空流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流出沿径度方向设置于所述盘体的所述多孔隙结构时,由所述盘体上沿所述径度方向越靠近所述轴体的区域所形成的气泡越大。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结构产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结构所采用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佳儱许进成张元震何昭庆
申请(专利权)人:欧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