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172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和后模腔,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前模和前模定位块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腔内固定有唧嘴,该唧嘴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呈螺钉状,所述唧嘴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的前端,该唧嘴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本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机中,其对熔融原料进料道的唧嘴的位置进行改进,缩短了熔融原料进入浇道内的时间,确保后续注塑成形的产品质量,同时,节省了原材料的投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技术背景注塑模具是应用于塑料产品的注塑机中的,包括前模、后模和顶针,前模和后模横向的安装在注塑机上,通过机械带动前模向后模合并,并通过挤塑机内高温熔融将原料通过进料腔挤进模腔内,将熔融的原料注塑到前模和后模形成的模腔内,待注塑完成后,通过顶针顶出产品。原有的注塑模具中,在进料腔内设置有唧嘴,用于对原料进行导向作用,但原有的唧嘴后端是固定在进料腔的后端,固定位置是唧嘴的后端与前模定位块齐平,这样,熔融原料进入唧嘴内的料较多,延长了熔融原料进入浇道内的时间,对后续注塑成形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并且,唧嘴内的通道较长,增加了原料投入,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塑胶流道,节省原料投入,方便操作的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和后模腔,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前模和前模定位块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在所述进料腔内固定有唧嘴,该唧嘴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呈螺钉状,所述唧嘴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的前端,该唧嘴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熔融原料进入到模腔内的浇道内,所述唧嘴内的通道由集料道和出料道连通组成,该集料道开设在唧嘴的后部,集料道呈半圆形,所述出料道呈喇叭状,该出料道的小头端连通到集料道。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本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机中,其对熔融原料进料道的唧嘴的位置进行改进,缩短了熔融原料进入浇道内的时间,确保后续注塑成形的产品质量,同时,节省了原材料的投入。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唧嘴的示意图;图3是原有注塑模具示意图。图中1、前模11、前模定位块12、前模腔2、后模21、后模固定块22、后模定位块23、后模腔3、唧嘴31、集料道32、出料道4、进料腔5、斜导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后模2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I和后模2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12和后模腔23,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11固定,所述后模2的后端设置有后模固定块21和后模定位块22,在所述前模I和前模定位块11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4,在所述进料腔4内固定有唧嘴3,该唧嘴3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3呈螺钉状,所述唧嘴3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4的前端,该唧嘴3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进一步的,为了方便熔融原料进入到模腔内的浇道内,所述唧嘴3内的通道由集料道31和出料道32连通组成,该集料道31开设在唧嘴的后部,集料道呈半圆形,所述出料道32呈喇叭状,该出料道32的小头端连通到集料道31。本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机中,其对熔融原料进料道的唧嘴的位置进行改进,缩短了熔融原料进入浇道内的时间,确保后续注塑成形的产品质量,同时,节省了原材料的投入。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I)、后模(2)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I)和后模(2)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12)和后模腔(23),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11)固定,在所述前模和前模定位块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腔(4)内固定有唧嘴(3),该唧嘴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3)呈螺钉状,所述唧嘴(3)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⑷的前端,该唧嘴(3)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唧嘴内的通道由集料道(31)和出料道(32)连通组成,该集料道(31)开设在唧嘴的后部,集料道呈半圆形,所述出料道(32)呈喇叭状,该出料道(32)的小头端连通到集料道(3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后模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和后模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和后模腔,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固定,在所述前模和前模定位块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腔内固定有唧嘴,该唧嘴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呈螺钉状,所述唧嘴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的前端,该唧嘴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本注塑模具用于注塑机中,其对熔融原料进料道的唧嘴的位置进行改进,缩短了熔融原料进入浇道内的时间,确保后续注塑成形的产品质量,同时,节省了原材料的投入。文档编号B29C45/27GK202826278SQ20122054814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4日专利技术者朱贞吉, 贺德志, 周丹 申请人:苏州正豪塑胶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塑胶流道的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后模(2)和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所述前模(1)和后模(2)合模后形成模腔,该模腔包括前模腔(12)和后模腔(23),所述前模的后端通过前模定位块(11)固定,在所述前模和前模定位块的中心部位开设有连通的进料腔(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腔(4)内固定有唧嘴(3),该唧嘴内开设有通道,该唧嘴(3)呈螺钉状,所述唧嘴(3)的后部固定在进料腔(4)的前端,该唧嘴(3)的前端伸进前模腔内的浇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贞吉贺德志周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正豪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