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082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它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Ⅰ,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Ⅱ,套筒Ⅰ和套筒Ⅱ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通过这种方式对钻床主轴和主动轴定位固定;套筒Ⅱ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Ⅲ,套筒Ⅲ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采用悬臂梁后,钻头和丝锥可以伸入壳体腔内进行作业,尤其对于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作业的狭小腔体和无法采用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的情况,该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完成壳体腔内钻孔和攻丝作业,劳动强度低,且损耗小,达到了多、快、好省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是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壳体腔内壁上的孔或螺纹时,一般采用手电钻和手动攻丝或者将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采用手电钻和手动攻丝加工,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且手动控制的位置精度较低。采用将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的加工方法时,其加工工艺复杂,加工成本较高,且其位置精度较难保证。特别是当腔体较狭小,手电钻和手动攻丝无法加工或结构限制无法采用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的加工工艺时,壳体腔内壁上的孔或螺纹的加工将无法实现。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伸入壳体腔内部作业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I,套筒I和套筒II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套筒II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III,套筒III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上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为莫氏锥轴,莫氏锥轴的对中性好,从而保证了钻孔和攻丝的作业稳定性和精度。上述主动轴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连接锥柄,钻床主轴上设置有与连接锥柄匹配的安装孔,连接锥柄插入安装孔内实现动力的传递,这种连接方式的强度高,比较可靠和稳定。上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该皮带传动机构的布置如下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相连。当负荷过大时,传动皮带打滑,钻头或丝锥不工作,从而安全保护了钻头和丝锥。在传动皮带外侧有与其配合的皮带张紧装置,通过皮带张紧装置对皮带进行张紧。上述套筒II与套筒III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支架,通过加固支架来加强悬臂梁的结构强度,保证钻头和丝锥的作业稳定性。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中,主动轴与钻床主轴插接,实现动力的传递;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I,套筒I和套筒II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通过这种方式对钻床主轴和主动轴定位固定;套筒II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III,套筒III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采用悬臂梁后,钻头和丝锥可以伸入壳体腔内进行作业,尤其对于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作业的狭小腔体和无法采用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的情况,该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完成壳体腔内钻孔和攻丝作业,劳动强度低,且损耗小,达到了多、快、好省的目的。由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套筒I ,2为锁紧定位套,3为连接锥柄,4为加固支架,5为从动带轮,6为套筒III,7为从动轴,8为钻头,9为悬臂梁,10为传动皮带,11为皮带张紧装置,12为主动轴,13为主动带轮,14为套筒II。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12,该主动轴12为莫氏锥轴,莫氏锥轴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连接锥柄3,钻床主轴上设置有与连接锥柄3匹配的安装孔,连接锥柄3插入安装孔内完成动力传递。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 1,主动轴12外侧设置有套筒II 14,套筒I I和套筒II 14的接头处设置有锁紧定位套2,通过锁紧定位套2将套筒I I和套筒II 14定位固定。套筒II 14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9,悬臂梁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III 6,套筒II 14与套筒III 6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支架4,通过加固支架4来加强悬臂梁9的强度。套筒III6内设置有从动轴7,该从动轴7为莫氏锥轴,从动轴7上安装有钻头8或丝锥,主动轴12通过皮带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7。其中,皮带传动机构的结构形式如下主动轴12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主动带轮13,从动轴7上设置有从动带轮5,主动带轮13和从动带轮5通过传动皮带10相连,传动皮带10通过设置在其外侧的皮带张紧装置11张紧。作业时,悬臂梁9伸入壳体腔内,调整钻头8或丝锥至作业位置后,通过钻床主轴带动主动轴12转动,主动轴12通过传动皮带10带动从动轴7和安装于从动轴7上的钻头8或丝锥转动,进行钻孔或攻丝作业。钻头8和丝锥可安装于从动轴7的下方或上方,以方便对壳体的下底面或上顶面进行钻孔、攻丝作业,也可以转动壳体对壳体侧壁进行钻孔、攻丝作业。本技术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II,套筒I和套筒II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套筒II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III,套筒III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为莫氏锥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轴的动力输入端设置有连接锥柄,钻床主轴上设置有与连接锥柄匹配的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带轮,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通过传动皮带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皮带外侧有与其配合的皮带张紧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筒II与套筒III之间还设置有加固支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它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Ⅰ,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Ⅱ,套筒Ⅰ和套筒Ⅱ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通过这种方式对钻床主轴和主动轴定位固定;套筒Ⅱ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Ⅲ,套筒Ⅲ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采用悬臂梁后,钻头和丝锥可以伸入壳体腔内进行作业,尤其对于采用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作业的狭小腔体和无法采用加工好的板块镶嵌焊接的情况,该装置可以快速、精准的完成壳体腔内钻孔和攻丝作业,劳动强度低,且损耗小,达到了多、快、好省的目的。文档编号B23Q5/04GK202825372SQ20122055364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专利技术者刘正坤, 藏晶 申请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腔内壁钻孔、攻丝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与钻床主轴插接的主动轴,钻床主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Ⅰ,主动轴外侧设置有套筒Ⅱ,套筒Ⅰ和套筒Ⅱ的接头处设置有与两者配合的锁紧定位套,套筒Ⅱ的侧面固定有悬臂梁,悬臂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筒Ⅲ,套筒Ⅲ内设置有从动轴,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从动轴,从动轴上安装有钻头或丝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正坤藏晶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