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0058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件内腔装配的定距设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简单、安全的内腔定距装置。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包括:定距主座、定距螺母、定距顶座、平垫圈、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定距主座、定距顶座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两者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定距螺母、螺栓自由调节,适应框体内腔的实际距离,并能保证框体的内腔设计尺寸,实现定位距的快速、轻松安装、拆卸,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适用性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件内腔装配的定距设备。
技术介绍
液压挖掘机的动臂体、斗杆体等框体零件在装配时均要保证其内腔的设计尺寸, 以保证其达到设计的截面载荷。目前,在装配动臂体、斗杆体时多采用固定定距杆的方式来 保证框体内腔的尺寸。但是由于框体的两侧受到装焊模具定位装置的约束,某处的内腔实 际尺寸已小于设计的尺寸,而固定定距杆的长度是与内腔的设计尺寸一致的,这就导致了 放置固定定距杆的困难。需取出固定定距杆时,又面临固定定距杆难以取出的情况,这时 往往需要使用铁锤、钢棍等物体来敲打固定定距杆使其脱落。此操作过程费时、劳动强度较 大,并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简单、安全的内腔定距装置,以便解决上述 内腔定距困难,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包括定距主座(I)、定距螺母(2)、定距顶座(3)、平垫圈(4)、螺栓(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定距主座(I)、定距顶座(3)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两者之间的距 离可通过定距螺母(2)、螺栓(5)自由调节,适应框体内腔的实际距离,并能保证框体的内 腔设计尺寸,实现定位距的快速、轻松安装、拆卸,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适用 性好。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图。图1至图3中定距主座(I)、定距螺母(2)、定距顶座(3)、平垫圈⑷、螺栓(5)。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1至图3,根据框体的内腔实际尺寸的大小,旋动定距螺母(2)使定距主座(I)、定距顶座(3) 的长度小于框体的内腔实际尺寸,再把本专利技术放置到需要定距的内腔位置。选好放置位置后, 再旋动定距螺母(2)使定距主座(I)、定距顶座(3)的长度变长并使其达到内腔的设计尺寸, 顶住框体侧板,保证框体的内腔设计尺寸。装配完成后,再旋动定距螺母(2)使定距主座(I)、 定距顶座(3)的长度变小,本专利技术的长度小于框体内腔设计尺寸后可轻松、方便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包括定距主座⑴、定距螺母⑵、定距顶座(3)、平垫圈⑷、螺栓(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其特征在于易于在结构件内腔内装、卸。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其特征在于易于保证结构件的内腔设计尺寸。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件内腔装配的定距设备。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简单、安全的内腔定距装置。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包括定距主座、定距螺母、定距顶座、平垫圈、螺栓。本技术的特点是定距主座、定距顶座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两者之间的距离可通过定距螺母、螺栓自由调节,适应框体内腔的实际距离,并能保证框体的内腔设计尺寸,实现定位距的快速、轻松安装、拆卸,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适用性好。文档编号B23P19/00GK202825134SQ201220476949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梁东明, 陈家熙, 吴家波, 吕剑, 刘春林 申请人: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腔装配可调定位距,包括:定距主座(1)、定距螺母(2)、定距顶座(3)、平垫圈(4)、螺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明陈家熙吴家波吕剑刘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