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由于是面临大海,故吊车无法使用,只能在无风无浪的条件下用船吊作业。该特制工装机构包括沿输油臂立柱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每一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具有立柱包箍、第一内臂包箍以及将立柱包箍与第一内臂包箍固定相联的组合坚固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借用大型起重设备来吊装内臂和外臂,从而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具有耗费时间少、维修效率高、精准、安全可靠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维修工装机具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 构。
技术介绍
为了对靠舶轮船装卸石化产品,必然要在码头上设置多款输油臂,各种输油臂均 由外臂、内臂和立柱所组成。该外臂、内臂和立柱中设置有带旋转密封接头的输油管道, 外臂、内臂、立柱之间呈可向延伸方向自由延伸和收缩,同时也带领输油管道一起延伸和收 缩,当外臂和内臂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且输油臂向外延伸,直到输油管口递达轮船装卸口 为止,即输油臂处于工作状态;当外臂和内臂之间夹角缩小至设计最小夹角时,该输油臂呈 待机状态;内臂与立柱之间还设置有径向回转组合构件,该旋转组合构件包括内臂回转接 头、立柱回转接头和弯头,从而使得内臂及输油管道能与立柱及输油管道可作径向回转转 动。上述输油臂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台风或者其他意外事件及正常磨损而损 坏,比如说内臂与立柱之间的旋转组合件,经常会因腐蚀需要更换轴承和密封圈,工作量不 会很大,但拆卸难度很大。常规做法需要用船吊起重设备将内臂和外臂吊卸下来,再对旋转 组合件进行维修,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装上,操作程序非常复杂。既费时又费力、极大的影 响了输油臂利用率,还大幅度的增加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输油臂维修技术在操作上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 出一种既适用又方便的输油臂维修特制工装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 费时费力、维修费用高以及维修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中,包括沿输油臂立柱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 少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每一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包括立柱包箍、第一内臂包箍以及将立 柱包箍与第一内臂包箍固定相连的组合坚固件。进一步,该立柱包箍具有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该第一半 圆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通过两组合坚固件将其连接成环状并锁紧于立柱的 外壁上。进一步,该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内臂包箍和多个外臂包箍, 该每一第二内臂包箍均与每一外臂包箍相应固定相连。进一步,该多个第二内臂包箍具有沿内臂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该外臂包箍 具有沿外臂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位于上端的第二内臂包箍与位于下端的外臂包箍固 定相连,位于下端的第二内臂包箍与位于上端的外臂包箍固定相连,位于中间的第二内臂包箍与位于中间的外臂包箍固定相连。进一步,该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还包括可升降支撑该内臂的顶升机构。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在输油臂收缩状态下,通过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即可将内臂和外臂一起固定在立柱上,如此即可进行维修操作,一旦维修完成,只需要拆卸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即可,非常方便。与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无需借用大型设备来吊运内臂和外臂,从而能大大节省成本,并具有耗费时间少和维修效率高及降低成本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较佳实施案例,在输油臂维修中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较佳实施方法在输油臂维修完成时的示意图。图中输油臂100立柱I内臂2外臂3特制工装机构 4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立柱包箍411第一内臂包箍412组合坚固件413第二内臂包箍42外臂包箍43顶升机构44转接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其为输油臂100处于维修状态的示意图,该输油臂100具有立柱1、内臂2和外臂3,该内臂2与外臂3可转动相连,该立柱I和内臂2之间则是通过本技术涉及的检修特制工装机构4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该检修特制工装机构4包括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该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沿输油臂100立柱I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 设有立柱包箍411、第一内臂包箍412以及组合坚固件413,该组合坚固件413用于将立柱包箍411与第一内臂包箍412固定相连;当然为了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该检修专用工具4 可以增加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的个数,比如设置为3个或者更多。该立柱包箍411包括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圆弧弧形包箍片,该第一包括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包括弧形包箍片通过两个锁紧螺丝而连成环状,此时该组合坚固件即为锁紧螺丝,即该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的一端与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的一端通过一个锁紧螺丝固定相连,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的另一端与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的另一端,通过另一个锁紧螺丝而固定相连,从而形成一个环状体,并紧贴固定在立柱I的外壁上,从而起到固定立柱I的作用。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了让该内臂2和外臂3在维修过程中能呈现稳定状态, 即不会因为外臂3叠交于内臂2的转动而影响维修,该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4还包括 多个第二内臂包箍42和多个外臂包箍43,该每一第二内臂包箍42均还与一个外臂包箍43 固定相连。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内臂包箍42具有沿内臂2延伸方向间隔设 置三个,外臂包箍43具有沿外臂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位于上端的第二内臂包箍42与 位于下端的外臂包箍43固定相连,位于下端的第二内臂包箍42与位于上端的外臂包箍43 相应固定相连,位于中间的第二内臂包箍42与位于中间的外臂包箍43相应固定相连。另外,为了进一步辅助支撑该内臂2,该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4还包括可支撑 该内臂2的顶升机构44,在本实施例中,该顶升机构44具体设置为2个,从而起到稳固支撑 和调节内臂2的作用。如此,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4,其在输油臂100待机状 态下,通过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即可将内臂2和外臂3 —起固定在立柱I上,如此即 可进行维修作业;一旦维修完成,本技术只需要拆卸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41,该内 臂便可恢复正常使用,非常的方便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不需用大型设备来吊运内臂2和外臂3,从而能大大 节省成本,并具有耗费时间少和维修效率高的特点。上述实例和图样所示并非限定本技术的施工形态和设备,可以广泛应用于类 似设备的维修,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 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油臂立柱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每一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包括立柱包箍、第一内臂包箍以及将立柱包箍与第一内臂包箍固定相连的组合坚固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立柱包箍具有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该第一半圆弧形包箍片和第二半圆弧形包箍片通过两组合坚固件将其连接成环状并锁紧于立柱的外壁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内臂包箍和多个外臂包箍,且每一第二内臂包箍与每一外臂包箍相应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二内臂包箍具有沿内臂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该多个外臂包箍具有沿外臂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三个,位于上端的第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油臂检修特制工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输油臂立柱轴向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特制工装机构单元,每一特制工装机构单元包括立柱包箍、第一内臂包箍以及将立柱包箍与第一内臂包箍固定相连的组合坚固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泉生,王龙添,王龙波,王龙聪,庄承年,王龙花,陈正光,张仁泉,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港迅达石化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