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特性构造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053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音特性构造物即使施加音声频率产生的外力,也吸收因此而产生的噪音,使之难以成为对于周围的噪音源。其具备具有形成在表面(20A)的微细孔(21)的表层(20)、与微细孔(21)连通的连通路(24)以及形成在比形成有微细孔(21)的表层(20)深的内部,并与连通路(24)连通,且将其容积形成得比形成在表面(20A)的微细孔(21)以及连通路(24)的容积大的容积的具有音响空孔(14)的多孔质层(10),由表面(20A)的微细孔(21)及多孔质层(10)的连通路(24)以及音响空孔(14)来具有吸音特性以及/或者隔音特性。因此,能够进行包括规定的音声频段的隔音在内的吸音控制,能够具有高的吸音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汽车、电气制品、机械装置等使用的涂料等吸音特性优异的构造 物,尤其涉及除汽车以外,还对从工具的一部分或者其框体、机械的构造体及其框体、具备 技术性可动的零件的内燃机、电动机、变压器等构造体、汽车等车辆的车身表面、吸音壁等 弹性构造体产生的噪音等进行吸收的吸音特性构造物
技术介绍
例如,工具的一部分或者其框体、机械的构造体及其框体、具备技术性可动的零件 的发动机、变压器等构造体、汽车等车辆车身表面、吸音壁等弹性构造体通常面临振动,它 们产生的声音的影响以空气为媒质被传播。尤其是汽车的车外噪音被严格限制,另一方面, 当务之急是降低从汽车向邻近居民排出的车外噪音(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消音器噪声坐、寸/ O将来,在从内燃机逐渐只向电气汽车转移时,从内燃机的发动机噪声以及将排气 气体排出的消音器噪声来看,自然被放开。但是,从因该轮胎和路面的接触而产生的轮胎噪 声(道路噪声)来看,完全没有放开的可能性。图5是表示目前的轮胎噪声产生的图,不仅有因轮胎和路面的接触而直接产生的 噪音,而且,还有向驾驶室反射而出现在外部的噪音。另一方面,若从驾驶室侧来说,则不仅 反射轮胎噪声,还反射发动机噪声以及排气噪声的一部分,成为车外噪音的产生源。作为这样的噪音对策,专利文献I公开了在汽车的中间立柱等的内部以对摩擦风 音等进行隔音为目的,充填发泡体,以高的发泡倍率进行发泡的构造物。另外,一般来说,保护挡泥板不受轮胎溅起的小石等的冲撞以及泥泞行驶时的泥 水等的飞散、冲撞等的影响的挡泥板衬里使用合成树脂的成形板。但是,由于合成树脂的成 形板吸音性能低,引起共鸣,所以,隔音性能低,因此,没有充分降低发动机噪声以及道路噪 声。另外,由于合成树脂的成形板将小石等的冲撞以及泥水等的飞散、冲撞等的冲击改变为 人容易听到的频率域的声音,所以,使用了合成树脂的挡泥板衬里的防音性能低。因此,在 挡泥板衬里的成为挡泥板侧的表面中的规定部位粘贴由无纺布等构成的吸音材料,提高了 防音性能的挡泥板衬里也被公知。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提供能够缓和汽车行驶时轮胎溅起的小石、土砂等的冲撞 音以及因泥泞行驶时的泥水等的飞散、冲撞而产生的溅水噪声等,在即使为了具有足够的 刚性而安装在前轮侧的挡泥板上时,也耐风压,并且,即使在附着的水上冻,积冰了时,冰也 容易剥离的挡泥板衬里。而且,专利文献3中,遍及大的频率域,实现高的吸音性能非常困难,例如,由于多 孔质吸音材的吸音特性适合高频率域(约4000Hz以上),所以,要提高中频率域以下的吸音 性能,需要增加吸音材料的厚度。但是,若像这样增加厚度,则吸音材料的体积升高,重量增 加,在吸音构造体的设置上产生制约。另外,将其它的膜材料、吸音材料组合在多孔质吸音 材料的方法虽然在改变多孔质吸音材料的吸音曲线,提高中频率域的吸音性能方面有效,但是,与之相伴,原本优异的高频率域的吸音性能降低。因此,将在从人类的耳朵的感度高的中频率域到高频率域吸音性能优异的薄型且轻量的吸音构造体做成具备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板状体和配置在板状体上的薄膜,且具有配置在音源侧的复合膜吸音材料和与复合膜吸音材相邻配置的多孔质吸音材料的吸音构造体,上述薄膜是厚度为2 50 μ m,弹性率为 IXlO6 5 X IO9Pa 的薄膜。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5934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274711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10-14888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专利文献I的技术是在汽车的中间立柱等的内部以对摩擦风音等进行隔音为目的充填发泡体的技术,虽然与降低车内的噪音直接相关,但是,基本不能确认针对防止车外的噪音,即、吸音效果的影响有效果。另外,专利文献2虽然提供了能够缓和汽车行驶时轮胎溅起的小石、土砂等的冲撞音以及由泥泞行驶时的泥水等的飞散、冲撞造成的溅水噪声等,耐风压的挡泥板衬里,但是,由于是用无纺布材料对应驾驶室内的吸音,所以,该挡泥板衬里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向车内的刨削噪声、道路噪声,不能期待针对车外噪音的效果。而且,专利文献3中,由于做成具备具有多个开口部的板状体、由配置在该板状体上的薄膜构成的复合膜吸音材料、被配置在该复合膜吸音材料上的多孔质吸音材料的吸音构造体,上述薄膜是厚度为2 50 μ m,弹性率为I X IO6 5X IO9Pa的薄膜,所以,在实施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形成在板状体面上的薄膜和形成在该薄膜上的复合膜吸音材料的接合, 需要进行将它们粘连的多层构造的粘接工序,生产性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些课题而做出的专利技术,以提供一种吸收因振动产生的声音,使之难以成为针对周围的噪音源的吸音特性构造物为课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技术方案I的吸音特性构造物具备具有形成在表面的微细孔的表层、与上述微细孔连通的连通路、形成在比上述表层深的内部,且具有比上述微细孔以及上述连通路的容积大的容积的多孔质层的音响空孔,上述音响空孔的一部分通过上述连通路与上述微细孔连通,由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连通路以及上述音响空孔而具有吸音特性以及/ 或者隔音特性。这里,形成在表层的微细孔、与上述微细孔连通的连通路以及形成在比形成有上述微细孔的上述表层深的内部的上述多孔质层上,且与上述连通路连通,并具有其容积比形成上述表层上的微细孔以及上述连通路的容积大的容积的多孔质层的音响空孔限定了如下情况在形成在上述表层的微细孔所形成的容积和与上述微细孔连通的连通路的容积之和与多孔质层的音响空孔的容积的每一个比较时,每一个音响空孔的容积大。另外,由于在多孔质层形成音响空孔,所以,音响空孔的容积并非一定,而是无规则地具有多种。另外,在这里,并不分别考虑上述微细孔以及上述连通路的容积,只要两者作为一体来存在即可。 在这种意义上,若表层存在有表面,则其厚度也可以基本接近零,上述连通路的长度也可以接近零。在这种情况下,接近零的上述连通路的长度表示在上述微细孔和上述音响空孔的接触面上产生的微小空间。另外,形成在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和比从上述表面形成在内部的上述表面的微细孔大的无规则的音响空孔可以由单一的合成树脂发泡体形成,也可以相对于被贯穿设置在特定的板材的表面上的微细孔,重合比上述表面的微细孔大的无规则的音响空孔的合成树脂层而形成。而且,也可以通过将具有规定的微细孔的薄膜或者薄的金属板重合在上述大的音响空孔的层而构成。无论怎样,只要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吸音特性构造物的内部形成多孔质的音响空孔,上述微细孔和上述内部音响空孔在一部分连通,比其微细孔大的音响空孔的构造即可。而且,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多孔质层使用能够发泡的合成树脂,作为合成树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环氧树脂、尿烷树脂、 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另外,作为使合成树脂发泡的发泡剂,能够使用有机发泡剂、无机发泡剂、微胶囊、水和无机填料等通常使用的发泡剂。再有,具有上述吸音特性以及/或者隔音特性的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多孔质层的上述连通路以及上述音响空孔的构造,例如能够由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多孔质层的上述连通路以及上述音响空孔形成亥姆霍兹共鸣体,由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音响空孔形成膜共振体,而且,由上述多孔质层的上述音响空孔形成由于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5 JP 2010-1603681.一种吸音特性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形成在表面的微细孔的表层、 与上述微细孔连通的连通路、以及 形成在比上述表层深的内部,且具有比上述微细孔以及上述连通路的容积大的容积的多孔质层的音响空孔, 上述音响空孔的一部分通过上述连通路与上述微细孔连通, 由上述表层的微细孔及上述连通路以及上述音响空孔而具有吸音特性以及/或者隔音特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特性构造物,其特征在于,由发泡性合成树脂组成物形成上述表层以及上述多孔质层。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特性构造物,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孔质层的音响空孔中,至少一部分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合淳一三原聪加藤千依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化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