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箔层叠体、用于搭载LED 的基板和光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390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耐热性高、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高、以及高温热负荷环境下的反射率的下降少、可应对大面积化、与金属的粘接性优异的能用于LED安装用印刷线路基板的金属箔层叠体。该金属箔层叠体的特征在于,是在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具有金属箔的层叠体,该树脂层(A)与该金属箔的90度剥离强度为0.95kN/m以上,剥离除去该金属箔使树脂层(A)露出时的露出面的波长400~8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80%以上,且在260℃热处理10分钟后的波长470nm处的反射率的降低率为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性优异、且具备高反射率特性的金属箔层叠体。例如,能适合用作用于搭载LED的基板等的金属箔层叠体和使用其的用于搭载LED的基板以及光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刷线路基板的图案上直接安装元件且经树脂封装的芯片型LED由于有利于小型化、薄型化,所以广泛用于手机的数字键照明、小型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等电子设备。近年来,LED的高亮度化技术显著提高,LED更加高亮度化。与此相伴,LED元件本身的发热量增大、对印刷线路基板的热负荷增大,LED元件周边的温度有时超过100°C。另外,在LED搭载基板的制造工序中,发展出封装树脂的热固化处理、无铅(Pb)焊料的采用,用于搭载LED的基板逐渐暴露于高温的热环境下,如有时在回流焊工序中对基板施加260 300°C左右的温度等。由一直以来使用的热固化系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印刷线路基板在这种热负荷的环境下,看到变黄等白色度下降、反射效率差的趋势,作为今后的面向次世代高亮度LED搭载的基板,存在改良的余地。另一方面,对于陶瓷基板,在耐热性方面优异,但具有硬且脆的性质,所以在像树脂基板一样实现大面积化、薄型化方面存在界限,作为今后的一般照明用途、显示器用途用的基板,存在难以应对的可能性。对于这种问题,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专利技术等提出了由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橡胶和无机填充材料形成的、正反射率88%以上的、耐热性、耐光性优异的光反射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02008_236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上述专利文献I等提出的基板,在蚀刻、镀覆加工时,或在再安装部件时,可能铜箔剥离,具有改善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金属箔层叠体,其能够应对大面积化和薄型化,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高,且在高温热负荷环境下的反射率降低少,而且在蚀刻、镀覆加工时或在再安装部件时不发生剥离,可适合用作LED安装用印刷线路基板。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金属箔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是具有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A)和层叠于该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的金属箔(B)的金属箔层叠体,该树脂层(A)与该金属箔(B)的90度剥离强度为O. 95kN/m以上,剥离除去该金属箔(B)而使树脂层(A)露出时的露出面的波长400nm 8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80%以上,且在260°C将金属箔层叠体热处理10分钟的情况下,处理前后的所述露出面的波长470nm处的反射率的降低率为5%以下。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箔层叠体由于是具有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A)以及金属箔(B)的金属箔层叠体,所以与陶瓷基板等不同,能够应对大面积化和薄型化。上述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金属箔层叠体的有机硅橡胶粘接剂层与金属(铜箔)的剥离强度为O. 45 O. 88kN/m,在蚀刻、镀覆加工时或在再安装部件时铜箔可能剥离,与此相对,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树脂层(A)与金属箔(B)的90度剥离强度为O. 95kN/m以上,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金属箔(B)的剥离。另外,由于波长400nm 8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80%以上,且能抑制热处理后的反射率的降低率,所以具有在可见光区域反射率高、高温热负荷环境下的反射率下降少的特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金属箔层叠体例如能适合用作安装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 LED)等的印刷线路基板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LED用搭载用基板的一例和使用其的光源装置的一例以及其制造工序的一例的图,(A)是表示作为该基板的一例的两面覆铜箔基板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将其蚀刻和镀金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O是表示对其安装LED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D)是表示使用其而得的光源装置的一例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LED用搭载用基板的另一例和使用其的光源装置的一例以及其制造工序的一例的图,(A)是表示作为该基板的一例的氧化铝复合基板的一例的图,(B)是表示将其蚀刻和镀金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C)是表示对其安装LED后的状态的一例的图,(D)是表示使用其而得的光源装置的一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金属箔层叠体>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金属箔层叠体(以下称为“本层叠体”)是具有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A)和层叠于该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的金属箔(B)的白色金属箔层叠体。由于只要具有树脂层(A)和金属箔(B)即可,所以只要不丧失这些树脂层(A)和金属箔(B)的功能,也可以具有其它层。例如可以具备其它的树脂层或与金属箔的粘接层等。(树脂层(A))树脂层(A)是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材料的层。[聚有机硅氧烷]作为用于树脂层(A)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举出能引起交联反应的具有下式(I)记载的硅氧烷骨架的物质,特别优选能利用放射线进行交联的物质。其中,优选分子内具有碳-碳不饱和键(特别是乙烯基)、硅-氢键和氧杂环丁基的聚有机硅氧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11 JP 2010-1801291.一种金属箔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含有聚有机硅氧烷和无机填充剂的树脂层(A)和层叠于该树脂层(A)的至少单面的金属箔(B), 该树脂层(A)与该金属箔(B)的90度剥离强度为O. 95kN/m以上, 剥离除去该金属箔(B)而使树脂层(A)露出时的露出面的波长400nm 800nm的平均反射率为80%以上,且 在260°C将金属箔层叠体热处理10分钟的情况下,处理前后的所述露出面的波长470nm处的反射率的降低率为5%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箔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树脂层(A)是利用放射线固化而成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箔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纯寺井智彦铃木秀次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