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93303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被构成为,根据车辆产生的、至少包括前后加速度在内的加速度而对所述车辆的运行情况或者驾驶员的驾驶意向进行判断,并被构成为,根据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实际的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进行了加权的值、和对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使所述车辆的驱动力增大的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进行了加权的值,来求取使用于所述判断的判断用加速度值,并且被构成为,在增大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减小,且在减小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增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的装置,其被构成为,适当地对控制车辆的运行情况的控制特性进行设定、或者对驾驶员的驾驶意向(驾驶嗜好或者驾驶倾向)进行判断。
技术介绍
虽然车辆的驱动力控制、变速控制、或者转向或悬架等的特性,在设计上被设定为预定的一种特性,但是驾驶员会适时进行更换,并且行驶道路的种类或路面的状态等行驶环境也会发生各种变化。因此,优选为,驾驶员所期望的车辆的特性能够根据需要而变更,一直以来通过如下方式而实施,即,通过实施手动操作而将发动机转换为高扭矩特性,或者通过变更对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的变速映射图等,从而对车辆的特性进行变更。虽然这种装置通常被构成为,例如通过开关操作来对车辆的运行情况变得敏捷的所谓的运动模式、与运动模式相比车辆的运行情况变得舒适的普通模式、耗油率得到改善的经济模式进行选择,但是由于为了切换行驶模式而需要逐一进行开关操作,因此存在操作麻烦、或者行驶模式的切换发生延迟等问题。因此,一直以来试图根据车辆的运行情况而判断驾驶员的意图,并且将驾驶员的意图反映到车辆的控制中。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0-27295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装置,其被构成为,根据横向加速度、转向角速度、油门开度、加速踏板开闭速度而对运动行驶程度进行计算。此外,在日本特开2009-530166号公报中,记载了 一种被构成为对驾驶员的驾驶风格进行评价的装置,所述装置被构成为,分别对横向加速度和前后加速度进行加权从而实施这些加速度的归一化,并根据这些被归一化了的加速度来计算表面利用度。该归一化为,求取被检测出的加速度相对于最大加速度的比例的处理,此外,表面利用度通过前后方向及横向的加速度来表示车辆能够安全行驶的区域,且将被归一化了的各个加速度的平方相加,并求取其和的平方根。因此,在日本特开2009-530166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中,表面利用度表示能够安全行驶区域内的利用的程度,其最终表示驾驶风格。另外,日本特开2004-257435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的装置,其目的在于,准确地判断运动行驶意图,所述装置被构成为,对车辆加速度的绝对值进行积分,且当该积分值超出了阈值时判断为存在运动行驶意图,从而对换档规律进行变更。而且,日本特开2004-25743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装置被构成为,在高车速等行驶阻力较大的情况下,减小阈值从而使运动行驶的判断容易成立。另外,作为被构成为进行加权的专利技术,在日本特表2007-53647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变速器的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最合适于各种车型及驾驶状况的变速比变更过程,所述变速器的控制方法被构成为,使影响换档动作的输入量归一化,并进行加权。但是,车辆的行驶状态通常会根据路面等的行驶环境、或较大程度上由于驾驶员的习惯而产生的难以预料的操作、或者为了躲避某些障碍的临时的操作等而发生改变。但是,在日本特开平10-272955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中,以引入这种所谓的行驶环境或特殊原因等的方式对运动行驶程度进行计算,从而其计算精度有可能不会较高。此外,由日本特开2009-530166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装置所实施的加权为,对被检 测出的加速度相对于最大加速度的比例进行求取的处理,因为车辆的行驶状态,在驾驶员 的意图和被检测出的加速度之间存在背离,或在两者的关系根据行驶状态而发生变化时, 有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价驾驶风格。另外,日本特开2004-25743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装置,由于被构成为根据行驶阻 力而使用于判断运动行驶意图的阈值发生变化,因此当产生并非由人为的操作而引起的行 驶阻力的变化时,运动行驶意图成立,或者相反地变得不成立,从而定性地连续地产生不同 的判断结果,并且随此存在控制状态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换档规律不随着任 何操作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成为不适感。即,虽然以将驾驶员的意图反映到行驶状态中 为目的,但有可能产生未基于驾驶员的意图的行驶状态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准确 地对驾驶员的驾驶意向进行判断,或者能够对符合驾驶员的意图的控制特性进行设定的车 辆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被构成为,根据车辆产生的、 至少包括前后加速度在内的加速度而对所述车辆的运行情况或者驾驶员的驾驶意向进行 判断,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被构成为,根据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实际的前后加速度 的检测值进行了加权的值、和对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使所述车辆的驱动力增大的操作而发 生变化的参数进行了加权的值,来求取使用于所述判断的判断用加速度值,并且被构成为, 在增大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减小,且在减小了所述前 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增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控制装置还可以被构成为,改变车辆的控制特性,具体而言, 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控制装置根据车辆的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和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使车辆的 驱动力增大的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而对车辆的变速特性、驱动力特性、转向特性和悬架 特性中的至少某一种特性进行控制,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被构成为,对所述检测 值和所述参数进行加权,并且,在增大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 权重减小,且在减小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增大。在本专利技术中,关于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和关于所述参数的权重,可以以使 各个权重的大小成为相反关系的方式而实施,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所述前后加 速度的检测值在容易产生前后加速度的行驶状态下,被赋予较大的权重,所述参数在难以 产生前后加速度的行驶状态下,被赋予较大的权重。容易产生该前后加速度的行驶状态包括低车速状态,难以产生所述前后加速度的 行驶状态包括高车速状态,所述加权可以包括如下处理,即,在低车速状态下,减小关于所 述参数的权重并增大关于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且在高车速状态下,增大关于 所述参数的权重并减小关于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该参数可以包含油门开度率、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与在获得了该检测值的时 间点能够产生的最大前后加速度之间的比率、根据所述油门开度而被计算出的前后加速度与在该算出时间点能够产生的最大前后加速度之间的比率中的任意一个。此外,所述参数在所述车辆的轮胎摩擦圆上被归一化。本专利技术的车辆控制装置根据对车辆产生的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进行了加权的值、 和对根据由驾驶员实施的驱动力增大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进行了加权的值,来求取使用 于用来对驾驶意向或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的判断用加速度值。该权重在关于所述检测 值而增大时,关于所述参数而减小,相反地在关于所述检测值而减小时,关于所述参数而增 大。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对驾驶员的驾驶意向或应当使车辆产生的运行情况的判断进行 判断。此外,由于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对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进行了加权的值、和对根据由 驾驶员实施的驱动力增大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进行了加权的值,来对车辆的变速特性、 驱动力特性、转向特性和悬架特性中的至少某一种特性进行控制,并且在相对于所述检测 值而增大了权重时,减小关于所述参数的权重,且与此相反在减小了关于所述检测的权重 时,增大关于所述参数的权重,因此能够对符合驾驶员的意图的控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其被构成为,根据车辆产生的、至少包括前后加速度在内的加速度而对所述车辆的运行情况或者驾驶员的驾驶意向进行判断,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 被构成为,根据对所述车辆产生的实际的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进行了加权的值、和对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使所述车辆的驱动力增大的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进行了加权的值,来求取使用于所述判断的判断用加速度值, 并且被构成为,在增大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减小,且在减小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增大。2.—种车辆控制装置,其根据车辆的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和通过由驾驶员实施的使车辆的驱动力增大的操作而发生变化的参数,而对车辆的变速特性、驱动力特性、转向特性和悬架特性中的至少某一种特性进行控制, 所述车辆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被构成为, 对所述检测值和所述参数进行加权, 并且,在增大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减小,且在减小了所述前后加速度的检测值的权重时,使所述参数的权重增大。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能村真板桥界儿棚桥敏雄竹内啓祐安形义满川崎智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