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以及超临界水氧化体系中氧含量的原位测量技术,准确测量有机污染物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Demand,简称 COD)。
技术介绍
化学需氧量旨在反映水体受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是水处理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检测参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固体废弃物、气体废弃物环境处理效果/效率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对污染物处理机理和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入,化学需氧量作为环境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试对象也有必要从水体污染物扩展到固态和气态污染物。相应地,其测定方法也应作适当的修订和完善。目前普遍采用的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是国家标准方法(GB11914-89)。即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分别以硫酸银和硫酸汞为催化剂和氯离子掩蔽剂,测定污染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值,测定时间2-4小时。该方法测定过程简单,重现性好,但仍存在诸多不足①需使用毒性药品(如硫酸汞、重铬酸钾、硫酸银等),会造成二次污染。②检测周期长(一般需约4小时才能得到结果),效率低。③滴定分析涉及人工操作,误差大。 ...
【技术保护点】
基于超临界水氧化的化学需氧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污染物、水介质及氧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待测样品;所述氧化剂的添加量为有机污染物中的还原性污染物的反应量的等量或过量:2)将所述混合待测样品中的水介质处理为超临界状态,待所述氧化剂与所述还原性污染物充分反应,记录反应前后体系中氧含量的变化,将消耗量换算为化学需氧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伟,徐愿坚,陈忠,陈鸿珍,殷逢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