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825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包括轴I、轴II、壳体(1),其特征在于:轴I由法兰盘(3)、支架(4)组成,法兰盘(3)的端部通过轴承D(11)与壳体(1)连接,支架(4)一端与法兰盘(3)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B(5)与壳体(1)连接;轴II由套筒(7)、金属滑环(9)、轴(10)组成,套筒(7)固定在轴(10)的端部,金属滑环(9)套装于轴(10)上,金属滑环(9)两端的轴(10)分别通过轴承A(2)和轴承C(6),与法兰盘(3)内孔和支架(3)一端内孔连接,金属滑环(9)外圆周面上设有绝缘块(12)。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满足不同轴相对运动的动态传感要求,并且具有接触可靠,精度高,输出信号准确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技术背景位置传感器能感受被测物的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目前传统意义 上的位置传感器,主要是由电刷、线圈、电阻、电容之类的电子元器件组成,通过感应被测量 物体在不同位置时产生的电位差或电势能的变化,确定被测量物体的位置。这种传感器能 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记录、显示和控制,它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广泛被采用。但不足 的是,它有频率响应较低,不宜快速动态测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能满足不同轴相对运动的动态传感 要求,并且接触可靠,精度高,输出信号准确的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包括轴1、轴I1、壳体1,其中轴I由法兰盘、支架组 成,法兰盘的端部通过轴承D与壳体连接,支架一端与法兰盘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B与壳 体连接;轴II由套筒、金属滑环、轴组成,套筒固定在轴的端部,金属滑环套装于轴上,金属 滑环两端的轴分别通过轴承A和轴承C,与法兰盘内孔和支架一端内孔连接,金属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差动式触发结构,包括轴I、轴II、壳体(1),其特征在于:轴I由法兰盘(3)、支架(4)组成,法兰盘(3)的端部通过轴承D(11)与壳体(1)连接,支架(4)一端与法兰盘(3)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B(5)与壳体(1)连接;轴II由套筒(7)、金属滑环(9)、轴(10)组成,套筒(7)固定在轴(10)的端部,金属滑环(9)套装于轴(10)上,金属滑环(9)两端的轴(10)分别通过轴承A(2)和轴承C(6),与法兰盘(3)内孔和支架(3)一端内孔连接,金属滑环(9)外圆周面上设有绝缘块(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远富王凯敖锋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华阳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