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承油缸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689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旁承油缸控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器和控制器;所述信号采集器设置在旁承油缸上,所述信号采集器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旁承液压系统的比例电磁阀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旁承油缸的活塞行程信号和无杆腔的油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活塞行程信号和油压信号控制所述比例电磁阀开启量,以控制所述旁承油缸的活塞行程和无杆腔的油压。与现有技术相比,对旁承油缸的检测精度高并且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旁承油缸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图1为现有轨道车辆的承载梁架和旁承油缸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轨道车辆的承载梁架和旁承油缸的左视图。如图1和2所示,现有的轨道车辆(例如长大货车)的承载梁架10两侧下方各设置有两个旁承油缸20,同侧的两个旁承油缸20的无杆腔相连通,使同侧旁承油缸20承受均衡载荷,可以有效地减少铁路车辆在过缓和曲线时车体所受的扭转力,进而改善受力状态,可以使轨道车辆进入超高过渡曲线或道岔时,轨道车辆的承载梁架20受到最小的扭曲并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轨道车辆整备时,工作人员需要调节旁承油缸的活塞行程和无杆腔油压,以保证承载梁架10接近水平,保证钢结构受力合理,即通过心盘30承载,旁承油缸20仅起辅助承载。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使用简易测量工具,如卷尺等测量工具检测承载梁架10是否接近水平,通过观测旁承液压系统设置的油压表,调整旁承油缸10的无杆腔油压。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测量调整旁承油缸20的活塞行程和无杆腔油压,测量误差较大且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旁承油缸控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旁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旁承油缸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采集器和控制器;所述信号采集器设置在旁承油缸上,所述信号采集器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旁承液压系统的比例电磁阀连接;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旁承油缸的活塞行程信号和无杆腔的油压信号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活塞行程信号和油压信号控制所述比例电磁阀开启量,以控制所述旁承油缸的活塞行程和无杆腔的油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勇魏鸿亮赵天军李志刚闫海军杨爽徐春悦
申请(专利权)人: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