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闸和升船机的挡水闸门防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85921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通航建筑物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的防撞方法,具体是在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的正前方设置刚性防撞梁,所述刚性防撞梁的两端均连接有自动升降驱动装置,根据刚性防撞梁在塑性变形阶段应变增加而应力不增加的特性,利用刚性防撞梁的塑性变形能吸收失速船舶的动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基于刚性防撞梁弹性变形消能原理设计的刚性防撞梁因撞击载荷过大引起的相关结构设计难度大的问题,解决了采用钢丝绳弹性变形和液压缓冲油缸联合消能技术带来的系统构造复杂,设备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维修量大,工作可靠性差等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可靠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通航建筑物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水利枢纽的船闸和升船机等通航设施的挡水闸门,需要设置防撞装置以免受失速船舶的撞击。目前船闸和升船机的防撞装置的消能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刚性防撞梁的弹性变形消能,一种是利用钢丝绳的弹性变形和液压油缸的缓冲联合消能。现有技术一直偏见地认为只能单纯地利用刚性防撞梁的塑性变形效能原理,需 要在刚性防撞梁很长区间做功吸能,使钢梁在遭受船只撞击时结构应力控制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由于现有技术一直是以刚性防撞梁的弹性变形阻止船舶前行,因此撞击力很大,仅仅适用于承载结构能力较强的船闸及升船机闸首上,不适用于升船机船厢闸门的防撞;而利用钢丝绳的弹性变形和液压油缸的缓冲联合消能原理,在船闸和升船机中均有应用,但利用这种原理设计的防撞装置构造复杂,由于船只撞击时钢丝绳的弹性变形及油缸的位移较大,船厢水域的长度需因此加大,造成船厢重量及尺寸的增加,并且设备制造安装精度要求高,动作环节多,工作可靠性差,维护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偏见,提供一种基于刚性防撞梁的塑性变形消能原理,实现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防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闸和升船机的挡水闸门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航建筑物挡水闸门的正前方设置刚性防撞梁,所述刚性防撞梁的两端均连接有自动升降驱动装置,根据刚性防撞梁在塑性变形阶段应变增加而应力不增加的特性,利用刚性防撞梁的塑性变形能吸收失速船舶的动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新强廖乐康于庆奎单毅王蒂朱虹方晓敏余友安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