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很多的模型实验及高炉解剖已经证明高炉内部的炉料在到达风口软融带之前,一直保持着炉喉的布料状态,矿石和焦炭在炉喉呈现明显的层状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到达炉腰后,而矿石层与焦炭层的透气性指数有明显区别,即焦炭多的地方,煤气流易发展,焦炭少的地方,煤气流难发展。矿石与焦层的厚度比,明显改变了煤流的发展,而矿批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煤气流的分布,而煤气流的分布又影响着煤气的利用。随着煤比的增加,料柱透气性变差,中心气流变弱,边缘气流增强;在大煤比时由于矿焦比的大幅提高,炉内焦窗变薄,不利于气流通过。采用大料批装料有利于压制边缘气流,使中心气流变强,同时能确保焦窗厚度,提高炉料透气性,稳定气流,优化炉内气流的二次分布改善煤气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燃料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采用大矿批冶炼可以减少界面效应,提高透气性,同等情况下,大矿批对应大焦批,大焦批到达炉腰时可以形成厚焦窗,增大煤气通路,从而降低压差,对提高负荷,稳定煤气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实践中有些高炉因为当初设计的问题,料罐容积小,矿批重量受限制,不能进一步增大矿 ...
【技术保护点】
高炉布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采用矿矿焦的上料形式,即:在同一批次,加两罐矿石和一罐焦炭;所述同一批次的两罐矿石采用大矿批与小矿批相结合的布料模式,大矿批作为基础矿批,小矿批作为调节煤气所用矿批;采用的装料制度为:KA928274635341,KB9182716151,J9583726252423113;其中,KA表示大矿批矿石,KB小矿批矿石,J表示焦炭,数字上标表示档位,数字下标对应档位的圈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顺,王晓鹏,任立军,王友良,王刚毅,甄昆泰,陈艳波,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