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种子细胞之一,在基础实验与临床试验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就当前的研究而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替代,因子分泌,促血管生成等。为了进一步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达到最简化的模型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精确探索,那么将体内移植的实验转移到体外并模拟构建体外移植模型即将皮层神经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共培养,以 观察两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为后续众多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实验工具和深入研究的基础。目前,还未有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这个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方法通过将皮层神经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共培养,观察两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一种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体外模型,并能观察到细胞间突触样结构的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含以下步骤(I)选取离体乳鼠皮层神经元,经培养鉴定后待用;(2)选取离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外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含以下步骤:(1)选取离体乳鼠皮层神经元,经培养鉴定后待用;(2)选取离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鉴定后待用;(3)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预处理后,接种于步骤(1)的乳鼠皮层神经元中进行共培养,接种密度为1.0?5.0×104个/cm2,共培养时间为4~6天;(4)将共培养后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乳鼠皮层神经元经光镜、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确立模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体外模型建立,并在超微结构上鉴定确定皮层神经元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之间突触样结构的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晓丹,李鹏,法志强,张润,孙海涛,刘翼,
申请(专利权)人:姜晓丹,李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