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具备约束层和层叠于约束层的增强层。将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厚度2.0mm的聚丙烯板,在80℃下加热10分钟后,在90℃下的1mm位移的弯曲强度,是厚度2.0mm的聚丙烯板在90℃下的1mm位移的弯曲强度的2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详细而言涉及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利用该增强片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及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各种工业产品的树脂板或钢板为了减轻其产品的重量而被加工成薄板状。因此,为实现薄板状树脂板的增强,已知例如在树脂板的内侧设置肋拱。另外,为实现薄板状钢板的增强,已知例如在钢板的内侧设置钢板增强片。例如提出了将具备约束层和包含发泡性组合物的增强层的钢板增强片贴合于汽车的车体钢板后,通过利用电涂装时的高温(例如160 200°C)的热量使增强层发泡和固化,从而增强汽车的车体钢板(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412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肋拱通常与树脂板一体成形,在其成形时被肋拱增强的部分的树脂板表面产生瑕疵,因此存在树脂板的外观受损的缺陷。另外,当使用日本特开2005-41210号公报中记载的钢板增强片增强时,有必要将钢板增强片的增强层加热至160 200°C使之固化。因此,若将这样的钢板增强片贴合于树脂板,加热至160 200°C,则存在树脂板劣化或熔融的缺陷。另外,包含钢板增强片的增强片在贴合于树脂板或钢板后,存在同时在高温(树脂板未熔融的程度的高温)气氛下放置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也希望维持优异的增强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轻量并且可保持良好的外观,在可防止树脂成形品劣化或熔融的同时,可简易地增强树脂成形品,并且在树脂成形品未熔融的程度的高温气氛下可维持优异的增强力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的特征在于,为具备约束层和层叠于上述约束层的增强层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厚度2. Omm的聚丙烯板,在80°C下加热10分钟后,在90°C下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是厚度2. Omm的聚丙烯板在90°C下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的2倍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中,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厚度2. Omm的聚丙烯板,在80°C下加热10分钟后,在60 90°C下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优选是在60 90°C下的厚度2. Omm的聚丙烯板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的3倍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中,在常温下将增强层贴合于聚丙烯板,以300mm/分的剥离速度,通过2009年的JIS Z0237的90度剥离试验测得的相对于聚丙烯板的粘合力优选为3. 0N/25mm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中,在常温下将上述增强层贴合于聚丙烯板,在80°C下加热10分钟后,以300mm/分的剥离速度,通过2009年的JIS Z0237的90度剥离试验测得的相对于聚丙烯板的粘合力优选为10. 0N/25mm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中,上述增强层适宜由热塑性粘合剂组合物形成,而且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含有包含共轭二烯类的单体的聚合物的氢化物,而且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聚烯烃,而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氢化物,上述聚烯烃的配合比例优选为10 200质量份。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中,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优选进一步含有增粘剂,而且上述增粘剂优选含有脂环族饱和烃系树脂,而且相对于100质量份的上述氢化物,上述增粘剂的配合比例优选为40 200质量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树脂成形品,从而增强了上述树脂成形品。 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中,优选将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加热至80°C以上,使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与上述树脂成形品密八口 ο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中,优选在将底涂层设置于上述树脂成形品后,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隔着上述底涂层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中,优选预先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加热至80°C以上,然后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的增强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通过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树脂成形品,从而增强上述树脂成形品的工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方法中,优选进一步具备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和/或上述树脂成形品加热至80°C以上,使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与上述树脂成形品密合的工序。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方法中,优选进一步具备将底涂层设置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工序,在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工序中,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隔着上述底涂层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方法中,在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的工序中,优选预先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加热至80°C以上,然后将上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上述树脂成形品。根据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和增强方法,通过将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的增强层贴合于树脂成形品,从而可使约束层与树脂成形品牢固密合。与此同时,由于贴合有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在80°C下加热10分钟的聚丙烯板在90°C下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高达聚丙烯板在90°C下的Imm位移的弯曲强度的2倍以上,所以可使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在高温气氛下的刚性提高。其结果可通过这样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确实地增强树脂成形品。特别是,即使在树脂成形品未熔融的程度的高温气氛下也为轻量并且可保持良好的外观,能够防止树脂成形品劣化或熔融,同时可维持树脂成形品的增强结构的优异的增强力。而且,通过仅在树脂成形品中的希望增强的部分贴合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从而可简单地仅增强该部分。另外,通过具备约束层和增强层的简易结构,从而可在实现薄化和轻量化的同时,增强树脂成形品。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通过将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树脂成形品从而增强的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增强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说明图,(a)表示准备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剥离脱模膜的工序,(b)表示将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树脂成形品的工序。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具备约束层和层叠于约束层的增强层。约束层为了赋予贴合和加热后的增强层以韧性而设置,呈片状,而且轻量且属于薄膜,优选由可与增强层密合一体化的材料形成。作为这样的材料,可列举出例如玻璃布、树脂浸溃玻璃布、无纺布、金属箔、碳纤维、聚酯膜等。玻璃布为玻璃纤维制成的布,可列举出公知的玻璃布。树脂浸溃玻璃布为用热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等合成树脂对上述玻璃布进行浸溃处理而成,可列举出公知的树脂浸溃玻璃布。需说明的是,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可列举出例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密胺树脂、酚醛树脂等。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出例如醋酸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氯乙烯树脂、EVA-氯乙烯树脂共聚物等。另外,上述热固化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可分别单独使用或并用。无纺布可列举出例如由木材纤维(木材浆等)、纤维素系纤维(例如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系纤维,例如醋酸酯等半合成纤维素系纤维,例如麻、棉等天然纤维素系纤维,例如它们的混纺纱等)、聚酯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酰胺纤维、聚烯烃纤维、聚氨酯纤维等纤维形成的无纺布。作为金属箔,可列举出例如铝箔或钢箔等公知的金属箔。碳纤维为以碳为主要成分的纤维制成的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其特征在于,具备约束层和层叠于所述约束层的增强层;其中,将所述树脂成形品用增强片贴合于厚度2.0mm的聚丙烯板,在80℃下加热10分钟后,在90℃下的1mm位移的弯曲强度,是厚度2.0mm的聚丙烯板在90℃下的1mm位移的弯曲强度的2倍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间濑拓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