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射流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属于航空航天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中,人们通过舵面偏转产生不对称的气动力矩作为 操纵力矩对飞行器的转弯、爬升、俯冲、横滚等飞行姿态实施操控。这种控制模式必须辅以 许多复杂笨重的液压或电液驱动舵机和其他配套的相关设备才能进行,而且舵面的安装破 坏了连续光滑的机翼,存在很多缝隙,从而产生很大的泄漏阻力,同时舵面偏转还将增加飞 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值,不利于隐身。之后,人们在飞行器尾部发动机之后安装燃气 舵面,通过改变发动机燃气流的方向来产生飞行姿态控制侧向力,但是燃气残渣易堵塞气 路,必须精心设计过滤装置,并且燃气舵面所产生的力矩较小。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正逐步应 用于第四代战机及先进的弹道导弹上,目前的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如发 动机喷管摆动、发动机喷管外加装可调节挡板或者偏转扩张段的调节片。机械推力矢量喷 管在带来大量优点的同时,也使推进系统付出了较大代价,增加了系统机械复杂性、喷管 的成本、质量等。用于推力矢量控制的部件如铰链、密封片、液压作动系统、偏转片多达成百 套部件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射流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涡轮发动机(1)、主气流通道(11)、二次流喷管(4)、二次流通道组件和康达效应面(10);其中,主气流通道(11)设置在燃气涡轮发动机(1)收缩喷管尾部,与发动机(1)同轴;二次流通道组件与主气流通道(11)同轴,通过法兰(6)固定在主气流通道(11)的尾部,二次流通道组件包括内壁(21)和外壁(22),内、外壁的截面均为矩形;内、外壁之间为二次流通道(9),其中,内壁(21)作为主气流通道的延伸,将主气流通道和二次流通道隔开;在内壁的四个角上设置二次流通道挡板(12),将二次流通道(9)分为上、下、左、右4个部分,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森春,李俊,董立静,张百海,夏元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