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场碳碳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单晶硅炉热场支撑于隔热一体化部件碳纤维预制体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碳纤维预制体,经现代化的化学高温、高压力、各项碳/碳沉积工艺处理后,具有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质地轻等特性,是现代化发展公认的高科技新材料,是航空航天重要结构件的新型制品。碳纤维预制体作为制造单晶硅炉热场支撑与隔热一体化部件的高性能增强材料,一次性整体成型,形成密度梯度及变结构的整体结构预制体,兼具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的材料,气密性好,抗热辐射性好,抗硅化性好,保温性好,使用周期长,节能效果极佳。是节能降耗的典型热场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预制体采用碳布、碳纤维或网胎的不同组合,及铺设过程中纤维的配置,通过控制针刺密度,制备成具有密度梯度和变结构的整体结构预制体; 所述预制体的内形面为高密度结构层,采用碳布、碳纤维缠绕或薄网胎,单元层铺设方式,逐层叠加、逐层针刺; 所述预制体的外形面为低密度功能层,采用薄网胎逐层铺设、针刺而成; 所述预制体的变结构通过控制纤维的配置及针刺的密度实现,制得预制体功能层整体体积密度为0. 13 0. 6 ...
【技术保护点】
单晶硅炉热场支撑隔热部件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采用碳布、碳纤维或网胎的不同组合,及铺设过程中纤维的配置,通过控制针刺密度,制备成具有密度梯度和变结构的整体结构预制体;所述预制体的内形面为高密度结构层,采用碳布、碳纤维缠绕或薄网胎,单元层铺设方式,逐层叠加、逐层针刺;所述预制体的外形面为低密度功能层,采用碳纤维网胎逐层铺设、针刺而成;所述预制体的变结构通过控制纤维的配置及针刺的密度实现,制得预制体功能层整体体积密度为0.13~0.65g/cm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鸟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