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0162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弯曲加工弯梁,所述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包括:步骤一,计算工字钢展开长度并下料;步骤二,调试弯曲设备参数,并进行定位;步骤三,弯曲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首先通过理论受力原理分析,确定出工字钢弯曲成型时工艺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并制作出与该工艺配套使用的弯曲工艺装备,通过实际生产检验,该工艺方法关键控制点合理,经济实用,工字钢弯曲成型合格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字钢弯曲成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用于重型工字钢的加工制造。
技术介绍
在众多的钢构厂房中,存在各种承台、桁梁、设备平台等多种结构件,这些结构件都要求用工字钢弯曲成型。在此类结构件的制作过程中,为保证工字钢的加工质量及附件的安装精度,经常需要经过精细的工艺分析、反复的工艺试验,对相应的结构件探索和总结相关的制作工艺,以确保产品质量。 尽管如此,工字钢弯曲成型依然会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对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质量问题更加突出。如何有效避免质量问题,探索出适合批量生产的工字钢弯曲成型工艺一直是技术上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弯曲加工弯梁,所述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计算工字钢展开长度并下料; 在工字钢的钢梁上划出弯梁需弯制部分长度的展开尺寸,在弯梁上标识出中心线与弯梁制作端线,根据实际情况在长度两端添加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为展开长度的10%;在弯梁下料切割之前,对划线尺寸进行复检,以保证下料尺寸的准确性;将工字钢的钢梁放置在水平位置按照复验后的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将毛刺清除; 步骤二 调试弯曲设备参数,并进行定位; 根据所需要弯曲的弧度大小和弯梁的规格、材料等,对弯曲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试,并进行定位;用手拉葫芦将弯梁的固定端固定牢靠,保证在弯制时,固定端不会发生位移,弯梁两端的固定低于弯梁中心线10毫米 15毫米; 步骤三弯曲成型; 使用卷扬机制造弯梁,弯曲时以点动操作,观察弯梁的变形量来控制弯梁的成型,在弯梁受力较大时,以火焰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弯梁产生塑性变形,加热区域以弯梁与弯曲设备接触的三角形为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弯曲成型控制工艺使用的弯曲设备,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设置在待弯曲的弯梁一侧,第三转轮设置在待弯曲的弯梁的另一侧,且第三转轮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中心下方位置,第一转轮、第二转轮和第三转轮形状、大小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弯曲设备的第三转轮固定不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相对第三转轮相对平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首先通过理论受力原理分析,确定出工字钢弯曲成型时工艺关键控制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并制作出与该工艺配套使用的弯曲工艺装备,通过实际生产检验·,该工艺方法关键控制点合理,经济实用,工字钢弯曲成型合格率高,适于大批量生产,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受力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受力分析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受力模型原理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所受剪力坐标投影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所受弯矩坐标投影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受力结构示意图。工字钢在弯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在梁上的外力垂直作用于梁的轴线,使原来为直线的轴线变形为曲线,让其产生相应的塑性弯曲变形,以达到相应的圆弧尺寸要求。根据图1所示的受力结构示意图,可以绘制出其弯曲时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时受力模型原理示意图,图4为其弯曲时所受剪力坐标投影示意图,图5为其弯曲时所受弯矩坐标投影示意图。剪力Q等于截面πΓπι以右所有外力在梁轴垂线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弯矩M等于截面πΓπι以右所有弯梁对截面形心力矩的代数和。因为剪力和弯矩是左段与右段在截面πΓπι上相互作用的内力,所以,右段作用于左段与右段的剪力Q和弯矩Μ,必然在数值上等于左段作用于右段的剪力Q和弯矩Μ,但方向相反。所以,无论用截面πΓπι左侧的外力,或截面πΓπι右侧的外力来计算剪力Q和弯矩Μ,其数值是相等的,但方向相反。根据以上力学原理分析,本专利技术所述重型工字钢弯曲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为了弯曲加工弯梁I,本专利技术所述弯曲设备包括第一转轮2、第二转轮3和第三转轮4。第一转轮2、第二转轮3设置在待弯曲的弯梁I 一侧,第三转轮4设置在待弯曲的弯梁I的另一侦||,且第三转轮4在第一转轮2和第二转轮3中心下方位置。第一转轮2、第二转轮3和第三转轮4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弯曲设备安装在底座5上,弯曲时,弯梁I 一端固定,第三转轮4固定不动,由第一转轮2、第三转轮4沿C向同时平行移动,通过第一转轮2、第三转轮4和第二转轮3的相对运动和对弯梁I的相互挤压,最终形成一定弧度的弯曲件。根据以上力学原理分析,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理想的工字钢弯曲成型,防止发生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如下 步骤一计算工字钢展开长度并下料; 在工字钢的钢梁上划出弯梁I需弯制部分长度的展开尺寸,在弯梁I上标识出中心线与弯梁I制作端线,根据实际情况在长度两端适当添加加工余量,一般加工余量为展开长度的10%;在弯梁I下料切割之前,应对划线尺寸进行复检,以保证下料尺寸的准确性;将工字钢的钢梁放置在水平位置按照复验后的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将毛刺清除。步骤二 调试弯曲设备参数,并进行定位; 根据所需要弯曲的弧度大小和弯梁I的规格、材料等,对弯曲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试,并进行定位;用手拉葫芦将弯梁I的固定端固定牢靠,保证在弯制时,固定端不会发生位移,弯梁I两端的固定应低于弯梁I中心线10毫米 15毫米。步骤三弯曲成型; 使用卷扬机制造弯梁1,弯曲时应以点动操作,观察弯梁I的变形量来控制弯梁I的成型,在弯梁受力较大时,以火焰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弯梁I产生塑性变形,加热区域以弯梁I与弯曲设备接触的三角形为主;弯曲时,应适时监控弯梁I与弯曲设备的底座5之间的间隙,当间隙大于5毫米时,要用工装辅以定位,以免弯梁I发生扭曲变形。整个弯曲过程中,应保证弯梁I始终与第一转轮2、第二转轮3和第三转轮4紧密贴合。弯梁I的一端弯曲完成后,松开弯梁1,再固定另一端,重复步骤三,这样即可实现最终的弯曲的重型工字钢钢构件。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弯曲加工弯梁(I),其特征是,所述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工字钢展开长度并下料;在工字钢的钢梁上划出弯梁(I)需弯制部分长度的展开尺寸,在弯梁(I)上标识出中心线与弯梁(I)制作端线,根据实际情况在长度两端添加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为展开长度的 10% ;在弯梁(I)下料切割之前,对划线尺寸进行复检,以保证下料尺寸的准确性;将工字钢的钢梁放置在水平位置按照复验后的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将毛刺清除;步骤二 调试弯曲设备参数,并进行定位;根据所需要弯曲的弧度大小和弯梁(I)的规格、材料等,对弯曲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试, 并进行定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重型工字钢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弯曲加工弯梁(1),其特征是,所述的弯曲成型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工字钢展开长度并下料;在工字钢的钢梁上划出弯梁(1)需弯制部分长度的展开尺寸,在弯梁(1)上标识出中心线与弯梁(1)制作端线,根据实际情况在长度两端添加加工余量,加工余量为展开长度的10%;在弯梁(1)下料切割之前,对划线尺寸进行复检,以保证下料尺寸的准确性;将工字钢的钢梁放置在水平位置按照复验后的尺寸进行切割,切割完毕后将毛刺清除;步骤二:调试弯曲设备参数,并进行定位;根据所需要弯曲的弧度大小和弯梁(1)的规格、材料等,对弯曲设备的参数进行调试,并进行定位;用手拉葫芦将弯梁(1)的固定端固定牢靠,保证在弯制时,固定端不会发生位移,弯梁(1)两端的固定低于弯梁(1)中心线10毫米~15毫米;步骤三:弯曲成型;使用卷扬机制造弯梁(1),弯曲时以点动操作,观察弯梁(1)的变形量来控制弯梁(1)的成型,在弯梁受力较大时,以火焰进行加热处理,保证弯梁(1)产生塑性变形,加热区域以弯梁(1)与弯曲设备接触的三角形为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吴友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建安钢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