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松花粉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74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松花粉片,可有效解决酒精性肝病的防治用药问题,方法是,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280-320g、灵芝提取物140-160g、微晶纤维素230-235g、羟丙甲纤维素25-30g、硬脂酸镁7-8g、食用香精3-4g、薄膜包衣剂18-19g;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后混合得混合粉;羟丙甲纤维素用乙醇溶解,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目筛后,加入硬脂酸镁,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食用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干燥,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产品质量好,服用方便,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保健,特别是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松花粉片
技术介绍
酒精性肝损伤,又称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指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损害等一系列病变,根据2006年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ALD可分为轻型ALD、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少数甚至为肝癌。据中国酒精性肝病调查协作组调查显示,我国酒精性肝损伤发病呈逐年上升趋 势,在吉林、河北、天津、湖北等7省市的7所医院开展调查显示,针对这些医院2000-2004年住院的902例(男893例,女9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病例,采用我国新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对患者的饮酒量、饮酒年限、临床症状、发病率及肝脏和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应用SPSS13. O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研究结果表示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饮酒年限久,日饮用量大。在90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平均饮酒年限为22. 4年,平均日摄入乙醇量为128. 9克,日饮用量最大为640克;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梯次上升,在2000、2001、2002、2003、2004年度中,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占同年同期的其他肝病住院患者比例分别为2. 4%、2. 7%、2. 8%、3. 4%和4. 3% ;我国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严重,其中酒精性肝炎患者占28. 8%,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占37. 4%。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病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1993年美国约有1530万人酗酒,患有酒精性肝病者有200多万人,每年有2. 6万人死于肝硬化,其中至少有40%,甚至高达90%的患者有酗酒史。有专家预计,从2005-2050年,北美洲某国将有200多万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酒精相关性肝病占大多数,有996255例,在欧洲某国因肝病住院的患者中,ALD占63%,10年以上的单纯酒精性肝病的死亡率可达60%。生活环境恶化、空气污染、大量饮酒等使得酒精性肝病等化学性肝损伤成为高发疾病,严重危害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现虽有多种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药物,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使用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研制新的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保健品和药物已为世人所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松花粉片,可有效解决酒精性肝病的防治用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和中医药物原理,拟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生肌、保肝养肝为治疗原则,据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280-320g、灵芝提取物140-160g、微晶纤维素230_235g、羟丙甲纤维素25-30g、硬脂酸镁7-8g、食用香精3-4g、薄膜包衣剂18_19g ;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得混合粉,备用;羟丙甲纤维素用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解,得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备用;硬脂酸镁粉碎,过100目筛,得硬脂酸镁粉,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常规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在50-60°C下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目筛后,加入硬脂酸镁粉,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食用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成包衣片,每片O. 75g,干燥,得成品,外包装后入库。上述各组分均为市售产品,其中松花粉来源于北京市蜂业公司,依据《卫生部2004年第17号公告》使用;灵芝提取物来源于上海康舟真菌多糖有限公司,依据《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卫法监发84号)使用;微晶纤维素来源于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和常规使用量使用;羟丙甲纤维素来源于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和常规使用量使用;硬脂酸镁来源于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和常规使用量使用;所述的食用香精为葡萄香精、香橙香精、草莓香精、香蕉香精等食用香精,来源于北京惠康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据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薄膜包衣剂来源于上海卡乐康包衣技术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组分科学、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产品质量好,服用方便,效果好,各组分间的互相支持,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生肌、保肝养肝之功效,有效用于防治酒精性肝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可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300g、灵芝提取物150g、微晶纤维素232. 5g、羟丙甲纤维素27. 5g、硬脂酸镁7. 5g、香橙香精3. 75g、薄膜包衣剂18. 75g;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得混合粉,备用;羟丙甲纤维素用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解,得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备用;硬脂酸镁粉碎,过100目筛,得硬脂酸镁粉,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常规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在50-6(TC下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目筛后,加入硬脂酸镁粉,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每片O.7275g),香橙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成包衣片,每片O. 75g,干燥,得成品,外包装后入库。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也可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280g、灵芝提取物140g、微晶纤 维素230g、羟丙甲纤维素25g、硬脂酸镁7g、葡萄香精3g、薄膜包衣剂18g,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得混合粉,备用;羟丙甲纤维素用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解,得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备用;硬脂酸镁粉碎,过100目筛,得硬脂酸镁粉,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常规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在50-60°C下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目筛后,加入硬脂酸镁粉,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每片O. 7275g),葡萄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成包衣片,每片O. 75g,干燥,得成品,外包装后入库。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320g、灵芝提取物160g、微晶纤维素235g、羟丙甲纤维素30g、硬脂酸镁Sg、草莓香精4 g、薄膜包衣剂19g,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得混合粉,备用;羟丙甲纤维素用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解,得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备用;硬脂酸镁粉碎,过100目筛,得硬脂酸镁粉,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常规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在50-60°C下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目筛 后,加入硬脂酸镁粉,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每片O. 7275g),草莓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成包衣片,每片O. 75g,干燥,得成品,外包装后入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松花粉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组分制成:松花粉280?320g、灵芝提取物140?160g、微晶纤维素230?235g、羟丙甲纤维素25?30g、硬脂酸镁7?8g、食用香精3?4g、薄膜包衣剂18?19g;其中,将松花粉、灵芝提取物、微晶纤维素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细粉,混合在一起,拌匀,得混合粉,备用;羟丙甲纤维素用质量浓度75%的乙醇溶解,得羟丙甲纤维素溶液,备用;硬脂酸镁粉碎,过100目筛,得硬脂酸镁粉,备用;将混合粉和羟丙甲纤维素溶液混合均匀成软材,常规制粒,过16目筛,得湿颗粒,湿颗粒在50?60℃下干燥成体积含水量小于5%的干颗粒,过16日筛后,加入硬脂酸镁粉,与干颗粒混匀,压制成片芯,食用香精和薄膜包衣剂用水溶解,对片芯进行包衣,成包衣片,每片0.75g,干燥;所述的食用香精为葡萄香精、香橙香精、草莓香精、香蕉香精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山水方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