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涂层的形成方法及其药物涂层技术

技术编号:847861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涂层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种干燥固态微粒,干燥固态微粒包括聚合物和药物分子;将干燥固态微粒形成的干燥固态微粒混合体喷洒到湿润表面上,聚合物在润湿表面发生膨润使固态微粒之间发生物理交联而形成药物涂层;或者将干燥固态微粒形成的干燥固态微粒混合体喷洒到干燥表面上,然后在干燥固态微粒混合体表面喷洒雾化水滴,聚合物发生膨润使固态微粒之间发生物理交联而形成药物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药物涂层可将缓释时间控制在1天至90天,优选将该缓释时间控制在3至30天。从而长时间驻留在病变部位的表面发挥作用,更好地治疗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鼻腔内疾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涂层的形成方法及其药物涂层
技术介绍
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生于5 79岁之间。卫生部门调查显示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10%至14%,鼻窦炎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5%左右,全球有将近6亿人正在饱受鼻炎的“骚扰”,并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66%的哮喘患者是过敏性鼻炎的受害者。据专家介绍,过敏性鼻炎如未得到正确治疗,超过1/3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哮喘。鼻窦又称鼻旁窦、副鼻窦,为鼻腔周围多个含气的骨质腔,它们均以小管与鼻腔相通。它们隐蔽在鼻腔旁边,如图1所示,上颌窦11位于鼻腔两旁、眼眶上面的上颌骨内;额窦12在额骨内;筛窦13位于鼻腔上部的两侧,由筛管内许多含气小腔组成;蝶窦14在鼻腔后方的喋骨内。正常人的鼻腔及鼻窦内之表皮黏膜细胞持续有清澈的液体分泌出来,再经由黏膜细胞上面的纤毛有规率的脉动,将这些分泌物从鼻窦、经由鼻腔往后流到鼻咽腔、喉咙再吞入食道、及胃中。一般成年人每天约分泌I公升的黏液,藉由这些黏液来维持鼻腔及鼻窦内部的湿度,同时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及异物,以保护呼吸道的健康。一旦因为病毒、细菌的入侵,或异物的刺激,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物涂层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种干燥的固态微粒,所述固态微粒包括聚合物和药物分子;当所述聚合物为一种聚合物时,该聚合物是可降解的亲水性/水溶性聚合物;当所述聚合物为至少两种聚合物时,该聚合物至少包括可降解聚合物和亲水性/水溶性聚合物;将所述干燥的固态微粒形成的固态微粒混合体喷洒到一湿润表面上,所述聚合物在润湿表面发生膨润使固态微粒之间发生物理交联而形成药物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魏征
申请(专利权)人:浦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