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754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包括三层切节输送机、筛选除渣机、升降式清洗机、杀青机、漂冷提升机、漂洗机以及摆动筛水机,所述三层切节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筛选除渣机输入端对应,所述筛选除渣机输出端通过过渡提升输送机与升降式清洗机输入端连接,所述升降式清洗机输出端与杀青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杀青机输出端与漂冷提升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漂冷提升机输出端与漂洗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漂洗机输出端与摆动筛水机输入端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金针菇系列产品生产,通过改变原有的独立人工生产加工方式,将针对金针菇前段处理工序形成连续式自动化的生产线加工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
技术介绍
在生产金针菇系列产品的行业中,金针菇原料需要经过切除根部、筛选除渣、清洗滤沙、杀青、冷却、漂洗、筛水的过程,在传统的处理工序中,上述工艺处理步骤均为独立工序且每个工序都由人工进行操作,其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不稳定,生产劳动强度大且产品卫生得不到保证,而且无法满足产品连续式生产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满足产品连续式生产要求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切节输送机、筛选除渣机、升降式清洗机、杀青机、漂冷提升机、漂洗机以及摆动筛水机,所述三层切节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筛选除渣机输入端对应,所述筛选除渣机输出端通过过渡提升输送机与升降式清洗机输入端连接,所述升降式清洗机输出端与杀青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杀青机输出端与漂冷提升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漂冷提升机输出端与漂洗机输入端对应,所述漂洗机输出端与摆动筛水机输入端对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三层切节输送机包括上层的原料循环输送机构、中层的成品输送机构以及下层的废料输送机构,在所述成品输送机构两侧设置有操作平台,在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通过下料斗与废料输送机构对应连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上层的原料循环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一过渡输送机的输入端对应,所述第一过渡输送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对应,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出料端与第二过渡输送机的输入端对应,所述第二过渡输送机输出端与第一输送带的进料端对应,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一过渡输送机、第二输送带和第二过渡输送机依次对应连通形成一循环输送系统; 所述中层的成品输送机构包括两条成品输送带,所述两条成品输送带分别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下方,在所述两条成品输送带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的操作面与成品输送带的对应齐平,所述两条成品输送带输出端分别与筛选除渣机对应; 所述下层的废料输送机构包括两条废料输送带,所述两条废料输送带分别对应设置在两条成品输送带下方,所述与操作平台的下料口连接的下料斗的出料端与废料输送带对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筛选除渣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接渣盘、设置在接渣盘上方带若干方孔的筛渣框以及用于驱动筛渣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筛渣框靠近驱动机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筛渣框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向下倾斜,在所述筛渣框下端前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动轮A,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动轮A配合的摆动轴A。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在所述机架上、筛渣框下方设置有筛渣框升降机构,所述筛渣框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以及筛渣框支撑杆,所述筛渣框支撑杆一端与电机驱动连接,其另一端能够与筛渣框下端设置的支撑限位块配合对筛渣框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升降式清洗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清洗箱以及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端置于清洗箱内后段,在所述清洗箱内前段底部设置有鼓泡管,所述鼓泡管通过管道与鼓泡风机连通,在所述鼓泡管上方设置有孔板,所述清洗箱后段底部低于清洗箱前段底部,所述孔板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进料端对应齐平,在所述清洗箱前段上方设置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喷水口朝向物料运行方向,在所述清洗箱外、输送机构上方对应设置有喷淋系统;所述输送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支撑槽钢与输送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漂冷提升机包括漂冷箱以及由支撑架支撑的提升输送机构,在所述漂冷箱上端周边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提升输送机构的下端置于漂冷箱内,在所述提升输送机构下方、未置于漂冷箱内部分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的下端设置于漂冷箱上方,在所述漂冷箱内、接水盘下端对应下方设置有过滤板,在所述漂冷箱上方、提升输送机构进料端对应处设置有冲淋管,在所述提升输送机构出料端设置有冷水喷淋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摆动筛水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储水箱、设置在储水箱上方带若干圆孔的筛水框以及用于驱动筛水框左右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筛水框靠近驱动机构一端为进料端,其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筛水框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向下倾斜,在所述筛水框下端前后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滚动轮B,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滚动轮B配合的摆动轴B。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筛选除渣机和摆动筛水机中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的偏心轮以及一端与偏心轮铰接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筛渣框或筛水框铰接,所述筛渣框或筛水框靠近驱动机构一端两侧设置有轴承座,在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联动轴,所述连杆与联动轴铰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所述摆动筛水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出料输送机或预煮护色机对应连通,所述预煮护色机的出料端与出料提升机对应连通。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金针菇系列产品生产,通过改变原有的独立人工生产加工方式,将针对金针菇前段处理工序形成连续式自动化的生产线加工方式,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卫生且加工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三层切节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筛选除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筛渣框被筛渣框支撑杆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升降式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漂冷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摆动筛水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俯视图。图中标记I为三层切节输送机,2为筛选除渣机,3为升降式清洗机,4为杀青机,5为漂冷提升机,6为漂洗机,7为摆动筛水机,8为过渡提升输送机,9为原料循环输送机构,9a为第一输送带,9b为第二输送带,9c为第一过渡输送机,9d为第二过渡输送机,10为成品输送机构,IOa为成品输送带,11为废料输送机构,Ila为废料输送带,12为操作平台,13为下料口,14为下料斗,15为斩切单元,16为整理单元,17为接渣盘,18为筛渣框,19为滚动轮A,20为摆动轴A,21为筛渣框支撑杆,22为支撑限位块,23为清洗箱,24为鼓泡管,25为鼓泡风机,26为孔板,27为喷淋管,28为升降气缸,29为支撑槽钢,30为喷淋系统,31为漂冷箱,32为支撑架,33为溢流槽,34为接水盘,35为过滤板,36为冲淋管,37为冷水喷淋管,38为储水箱,39为筛水框,40为滚动轮B,41摆动轴B,42为出料输送机,43为预煮护色机,44为驱动电机,45为偏心轮,46为连杆,47为轴承座,48为联动轴,49为出料提升机,50为原料提升机,51为废料收集框,52为循环水泵,53为输送电机,54为输送带,55为泵,56为传动电机,57为带刮板输送链板,58为接料板,59为储水箱溢流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针菇前段自动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切节输送机(1)、筛选除渣机(2)、升降式清洗机(3)、杀青机(4)、漂冷提升机(5)、漂洗机(6)以及摆动筛水机(7),所述三层切节输送机(1)的输出端与筛选除渣机(2)输入端对应,所述筛选除渣机(2)输出端通过过渡提升输送机(8)与升降式清洗机(3)输入端连接,所述升降式清洗机(3)输出端与杀青机(4)输入端对应,所述杀青机(4)输出端与漂冷提升机(5)输入端对应,所述漂冷提升机(5)输出端与漂洗机(6)输入端对应,所述漂洗机(6)输出端与摆动筛水机(7)输入端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