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的铰刀,具体讲是对金属加工件进行铰孔的一种铰刀。技术背景现有的应用于对金属加工件进行铰孔的的普通铰刀, 一般都是分为铰刀杆和铰刀头两部 分,铰刀头部设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主切削刃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75。,副切削刃与 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90。,副切削刃之间形成的排屑槽是沿刀杆的轴向排列,也就是说其排 屑槽的走向垂直于水平面;而且其刀刃头端也是钝平面,因此在铰孔时首先要用刀具或麻花 钻先进行粗加工,然后才用铰刀进行铰孔,这种铰刀用于加工精度以及表面光洁度不是要求 很高的加工件是适用的,但是用于对加工精度和光洁度要求较高的加工件是不适用的,其主 要原因是1、主切削刃与水平面的夹角较大,副切削刃与水平面的夹角一般为90° ,在旋 转切削时的阻力较大,加大了电机的负荷,也容易损伤刀刃,縮短铰刀的使用寿命;2、铰刀 在铰孔时的切屑是螺旋式向外排出,而现有的铰刀的排屑槽是垂直的,没有顺应切屑螺旋式 的自然排屑走向,切屑被迫在垂直的排屑槽内向外排出,很容易划伤已切削好的切削面,这 是现有铰刀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的一大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刀,包括铰刀杆(1)、铰刀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刀头(2)设为两节,第一节上设主切削刃Ⅰ(3),所述的主切削刃Ⅰ(3)与水平面的夹角(10-1)为40度-50度,第二节上设置有主切削刃Ⅱ(4)和副切削刃(5),所述的主切削刃Ⅱ(4)与水平面的夹角(10-2)为73度-77度,所述的副切削刃(50)设置成连续延伸的螺旋式刃带(6),所述的螺旋式刃带(6)之间设置成螺旋式排屑槽(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根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