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46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尤其是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它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1、铰削导向刀2组成,它还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3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1连接铰削导向刀2,铰削导向刀2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3,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5;铰削导向刀2与无铰削前导向杆1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6;所述的铰削导向刀2设有一铰削导向角4。所述的无铰削后导向杆3的杆头为直杆,不设螺旋槽5,便于夹具夹紧;杆头还设有一插销孔7,有利于旋转插销挂刀。它具有保证加工机件通孔质量、简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成本、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尤其适于加工机件的中、长通孔。(*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尤其是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尤其适于加工机件的中、长通孔。二.
技术介绍
目前,与本技术较为接近的公知的机加工铰刀,一般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铰削导向刀组成,用其进行机件的铰孔,能得到较好的圆度和尺寸精度,但存在几点不足一是加工后通孔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往往还需要经研磨才能达到符合技术要求的精度;二是加工后通孔的直线度,尤其是中、长通孔的直线度难以保证,除非用高精度的镗床来保证。所以现有铰刀加工机件的中、长通孔是不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若要保证加工质量又需添置价格不菲的设备和增加使用与维护费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铰刀,它既能保证机件通孔加工质量,又无需添置其它辅助设备和增加使用与维护费用。为完成此任务,本技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铰削导向刀组成,它还应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连接铰削导向刀,铰削导向刀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铰削导向刀与无铰削前导向杆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所述的铰削导向刀设有一铰削导向角。本技术因为加设一无铰削后导向杆,所以既可以保证中、长通孔的圆度、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又可保证直线度;同时由于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能起排屑、润滑、冷却、清洗作用,所以可有效地消除铰削过程产生的温升和避免铁屑挤伤加工表面;此外因为在铰削导向刀与无铰削前导向杆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和杆头设有一插销孔,所以铰刀寿命长、可夹具夹刀或旋转插销挂刀。用于加工机件的中、长通孔时,只需要更换不同控制尺寸的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在同一步工艺中经过几个工步即可完成。四.附图说明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主视图。附图中各标识表示1.无铰削前导向杆 2.铰削导向刀 3.无铰削后导向杆 4.铰削导向角 5.螺旋槽 6.金钢砂 7.插销孔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它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1、铰削导向刀2组成,它还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3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1连接铰削导向刀2,铰削导向刀2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3,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5;铰削导向刀2与无铰削前导向杆1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6;所述的铰削导向刀2设有一铰削导向角4。所述的无铰削后导向杆3的杆头为直杆,不设螺旋槽5,便于夹具夹紧;杆头还设有一插销孔7,有利于插销挂刀。金钢砂6可采用硬质合金粉末,铰刀寿命可比增长两倍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它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1〕、铰削导向刀〔2〕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3〕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1〕连接铰削导向刀〔2〕,铰削导向刀〔2〕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3〕,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5〕;铰削导向刀〔2〕与无铰削前导向杆〔1〕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6〕;所述的铰削导向刀〔2〕设有一铰削导向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其特征是所述的无铰削后导向杆〔3〕的杆头为直杆,不设螺旋槽〔5〕,便于夹具夹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其特征是所述的无铰削后导向杆〔3〕的杆头设有一插销孔〔7〕,有利于插销挂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刀具,尤其是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它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1、铰削导向刀2组成,它还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3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1连接铰削导向刀2,铰削导向刀2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3,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5;铰削导向刀2与无铰削前导向杆1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6;所述的铰削导向刀2设有一铰削导向角4。所述的无铰削后导向杆3的杆头为直杆,不设螺旋槽5,便于夹具夹紧;杆头还设有一插销孔7,有利于旋转插销挂刀。它具有保证加工机件通孔质量、简化工艺流程、减少生产成本、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尤其适于加工机件的中、长通孔。文档编号B23D77/00GK2796913SQ20052008388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张兴禄, 邱坤宝, 张文耀 申请人:吉瑞龙(福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成型金钢铰刀,它包括:无铰削前导向杆[1]、铰削导向刀[2]组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无铰削后导向杆[3]组成;无铰削前导向杆[1]连接铰削导向刀[2],铰削导向刀[2]连接无铰削后导向杆[3],三者同一轴心线连接并设有一连续的螺旋槽[5];铰削导向刀[2]与无铰削前导向杆[1]的后半截外圆周面粘结有金钢砂[6];所述的铰削导向刀[2]设有一铰削导向角[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禄邱坤宝张文耀
申请(专利权)人:吉瑞龙福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