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形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336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形行走装置,所述仿形行走装置包括主轨道、磁力座和小车;主轨道主要由多段仿形导轨连接而成,每段仿形导轨上设有装配小车的主槽,在主轨道上固定有链条,主轨道通过磁力座固定在工件上;小车主要由基座主板、滚轮盘、电机座、滚轮、电机和链轮构成;小车通过滚轮装配在主轨道上,小车上的链轮与主轨道上的链条相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小车沿着主轨道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件不同姿态的调整过程中无需拆卸,能够适应工件不同姿态的调整,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实用性强,可靠性高,有效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供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形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形行走装置,它特别适合用作对工件进行表面清理、表面涂层、焊接、检测、视频观察等作业。
技术介绍
在大型铸件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清理、表面涂层、焊接、检测、视频观察等作业。为了实现加工制造的自动化,在对工件进行表面清理、表面涂层、焊接、检测、视频观察等作业时,通常是在工件上按照规定的路径设置行走轨道,将机器或仪器精确固定在小车上,再将小车精确装配在行走轨道上,以小车在行走轨道上的行走,实现携带机器或仪器对工件的相应加工。但是,由于在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多次搁置、翻转或倒立等不同方位、姿态的调整,每当对工件进行调整时,便会对工件上非固定设置的行走轨道造成影响。因而,在对工件进行调整时,需要将机器或仪器从小车上拆除,再将小车从工件上的行走轨道上拆除,接着将行走轨道从工件上拆除,当工件调整到位后又得进行再次组装,即将行走轨道布置到工件上,将机器或仪器精确固定在小车上,将小车精确装配在行走轨道上。这不仅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各次组装的精度无法保持一致,需要高度依赖工人的主观经验,极不利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形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行走装置包括:?主轨道(1),所述主轨道(1)主要由仿形导轨(10)、连接块(9)和链条(4)构成;所述仿形导轨(10)为多段,每段仿形导轨(10)的横截面呈槽型状,在仿形导轨(10)的主槽(12)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半圆凸台(13),在仿形导轨(10)的一个外侧面设有链条槽(11),各段仿形导轨(10)通过连接块(9)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各段仿形导轨(10)的链条槽(11)处在同一方向的侧面上;所述链条(4)镶嵌在各段仿形导轨(10)的链条槽(11)内,链条(4)的端部固定在主轨道(1)端部设置的拉紧对(5)上;?磁力座(2),所述磁力座(2)为多个,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形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行走装置包括 -主轨道(1),所述主轨道(I)主要由仿形导轨(10)、连接块(9)和链条(4)构成;所述仿形导轨(10)为多段,每段仿形导轨(10)的横截面呈槽型状,在仿形导轨(10)的主槽(12)两侧分别设有凸出的半圆凸台(13),在仿形导轨(10)的一个外侧面设有链条槽(11),各段仿形导轨(10)通过连接块(9)依次连接成一体结构,各段仿形导轨(10)的链条槽(11)处在同一方向的侧面上;所述链条(4)镶嵌在各段仿形导轨(10)的链条槽(11)内,链条(4)的端部固定在主轨道(I)端部设置的拉紧对(5)上; -磁力座(2),所述磁力座(2)为多个,间隔固定在主轨道(I)的底面,用作将主轨道(I)固定在工件上; -小车(3),所述小车(3)主要由基座主板(19)、滚轮盘(18)、电机座(25)、滚轮(22)、电机(6 )和链轮(7 )构成;所述基座主板(19 )的宽度大于主轨道(I)的宽度,基座主板(19 )的顶面用作固定工件加工的机器或仪器,滚轮盘(18)和电机座(25)并排固定在基座主板(19)的底面,滚轮盘(18)的位置与主轨道(I)的仿形导轨(10)主槽(12)相对应,电机座(25)的位置与主轨道(I)的链条(4)相对应;所述滚轮(22)为多个,每个滚轮(22)的外周上设有与主轨道(I)的仿形导轨(10)半圆凸台(13)相匹配的凹槽(26),每个滚轮(22)通过主轴(23)装配在滚轮盘(18)的底面;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基座主板(19)装配在电机座(25 )上,且与电机座(25 )底面的链轮(7 )连接;所述链轮(7 )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从平谭小平付俊宋永辉黄勇吕涛张志莲赵杰肖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