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修式COG预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138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39
一种返修式COG预压机,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主体框架组件(2)和对位和旋转机构(3)、IC识别模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操作者预先输入的指令,将位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的被返修件的某一边的需返修的IC,通过IC识别模块对IC进行识别后,再根据IC型号进行相应维修后,再控制对位和旋转机构(3)将返修件旋转一角度,进行下一边的IC的识别与维修,可实现不同边、不同位置及不同IC返修,而无需将被返修件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拆下重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压机,尤其是返修式COG预压机
技术介绍
COG是chip on glass的缩写,即芯片被直接绑定在玻璃上。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大大减小LCD模块的体积,且易于大批量生产,适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LCD,如手机,PDA等便携式产品,这种安装方式,IC生产商的推动下,将会是今后IC与IXD的主要连接方式。目前市面上的COG预压机的工作载台通常不具备旋转功能,使用过程中,当IXD(液晶显示屏)需要返修的位置不止一处时,只能先修复LCD的其中一边,修复完后卸下LCD,调整好LCD位置并重新装夹后,才能加工另外一边,由于LCD的重新装夹花费了大量时间,所以这类型的贴附机修复加工往往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可实现在同一台机子上,对不同边、不同位置及不同IC进行返修,而无需将被返修件从对位和旋转机构上拆下重装的返修式COG预压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返修式COG预压机,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主体框架组件和对位和旋转机构、IC识别模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操作者预先输入的指令,将位于对位和旋转机构上的被返修件的某一边的需返修的1C,通过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返修式COG预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主体框架组件(2)和对位和旋转机构(3)、IC识别模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操作者预先输入的指令,将位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的被返修件的某一边的需返修的IC,通过IC识别模块对IC进行识别后,再根据IC型号进行相应维修后,再控制对位和旋转机构(3)将返修件旋转一角度,进行下一边的IC的识别与维修,而无需将被返修件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拆下重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返修式COG预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设置于所述底板(I)上的主体框架组件(2)和对位和旋转机构(3)、IC识别模块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操作者预先输入的指令,将位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的被返修件的某一边的需返修的1C,通过IC识别模块对IC进行识别后,再根据IC型号进行相应维修后,再控制对位和旋转机构(3)将返修件旋转一角度,进行下一边的IC的识别与维修,而无需将被返修件从对位和旋转机构(3)上拆下重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返修式COG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和旋转机构(3)包括工作载台(41),工作载台(41)与带有马达基座(42)的DD马达(43)连接,所述马达基座(42)与第一支座(4)活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支座(4)的基板(44)上的Z轴丝杆定位座(45)套在Z轴丝杆(46)上,所述Z轴丝杆(46)的一端与处于所述Z轴丝杆定位座(45)与所述基板(44)之间的第一同步带轮(47)连接,所述Z轴丝杆(46)的另一端与处于所述Z轴丝杆定位座(45)上方的所述马达基座(42)通过丝杆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带轮(47)与第二同步带轮(48)通过同步带(49)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48)与第一伺服电机(50)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50 )所述第一支座(4 )上。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返修式COG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和旋转机构(3)还包括第二支座(6)和第三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德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