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组装机撕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812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37
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包括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粘附移动装置移动粘附结构,并将保护膜从物料上撕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使用时,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粘附移动装置移动粘附结构,并将膜从物料上撕除;相比人工撕除,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不容易损坏物料和适用规模化生产等优点。

Tearing device for B/L assembly machine

A B/L assembly machine tearing device includes a handling manipulator and a adhesion mobile device. Adhesion structure on the adhesion mobile device sticks the protective film on the material, the handling manipulator sucks the material, adheres to the mobile device to move the adhesion structure, and tearing the protective film from the material. Sinc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handling manipulator and a adhesion mobile device, the adhesive structure adheres to the moving device to stick the protective film on the material when used, and carries the material to be absorbed by the manipulator, adheres to the mobile device to move the adhesive structure, and tore the membrane from the material, and has high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an the manual tear. The production cost is low, the material is not easy to damage and the scale production is appli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L组装机撕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自动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会将液晶屏和背光板贴合在一起。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液晶屏,人们会在液晶屏上贴伏一张保护膜,保护膜不仅可以保护液晶屏,防止将其损坏,而且保护膜还起隔离作用,防止相邻的两块液晶屏之间粘合在一起。但是在将液晶屏和背光板贴合之前,需要将液晶屏上的保护膜撕除,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的是人工撕除,人工撕除容易造成工人疲惫,不仅存在生产效率低,还存在生产成本高、容易损坏液晶屏和不适用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向社会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和不易损坏物料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包括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所述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所述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所述粘附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粘附结构,并将保护膜从物料上撕除。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粘附移动装置包括放料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收卷所述放料装置释放的料带,所述粘附结构设置在所述料带上。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收卷电机和设置在所述料带的传输路径上的主动过辊,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过辊连接,在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驱动结构,在所述收料装置的收料中轴上设置有被动驱动结构,所述主动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所述被动驱动结构转动。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顶压移动机构,所述顶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料带的传输路径上,所述顶压移动机构的滚轮顶压所述料带并移动,从而使所述粘附结构将保护膜粘住。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顶压移动机构包括第一X向移动机构、第二X向移动机构和顶压机构,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和所述顶压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X向移动机构的第一X向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推动所述顶压机构,使所述顶压机构的滚轮顶压所述料带。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X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X向驱动结构、第一X向导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X向导轨上的所述第一X向滑块,所述第一X向驱动结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X向滑块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二X向驱动结构、第二X向导轨和设置在所述第二X向导轨上的第二X向滑块,所述第二X向驱动结构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X向滑块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顶压机构包括所述滚轮、转动轴、固定轴、导向轮和导向块,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并且所述转动轴的两端相对所述中轴转动,所述滚轮和所述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上;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的第二X向滑块连接,所述导向轮在所述导向块的导向轨迹上运动,从而使所述滚轮顶压或远离所述料带。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第三X向移动机构,所述顶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X向移动机构的第三X向滑块上。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搬运机械手包括第四X向移动机构、Z向移动机构、Y向移动机构、旋转机构和吸附盘,所述Z向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四X向移动机构的第四X向滑块上,所述Y向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Z向移动机构的Z向滑块上,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所述Y向移动机构的Y向滑块上,所述吸附盘与所述旋转机构的旋转端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使用时,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粘附移动装置移动粘附结构,并将膜从物料上撕除;相比人工撕除,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不容易损坏物料和适用规模化生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粘附移动装置的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粘附移动装置的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1.第四X向移动机构;12.Z向移动机构;13.Y向移动机构;14.旋转机构;15.吸附盘;2.放料盘;21.放料张紧机构;22.阻尼器;3.收料盘;31.收料张紧机构;32.被动驱动结构;33.传动结构;34.收卷电机;35.主动驱动结构;36.收料传感器;41.第一X向移动机构;42.第一连接板;43.第二X向移动机构;44.导向块;441.导向轨迹;45.转动轴;46.导向轮;47.滚轮;5.载物板;51.槽孔;52.放料传感器;61.第一过辊;62.第二过辊;63.第三过辊;64.第四过辊;65.调节过辊;651.调节辊本体;652.调节臂;66.所述主动过辊;67.第五过辊;71.X向驱动电机;72.丝杆;73.螺母;74.X向移动皮带;100.料带;200.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所揭示的是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所述B/L组装机撕膜装置包括搬运机械手(未标识)和粘附移动装置(未标识),所述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未画图)上的保护膜粘(未画图)住,所述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所述粘附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粘附结构,并将保护膜从物料上撕除。本实施例中,所述粘附移动装置包括放料装置(未标识)和收料装置(未标识),所述收料装置收卷所述放料装置释放的料带100,所述粘附结构设置在所述料带100上,所述放料装置和所述收料装置设置在固定板200的一侧。所述放料装置包括放料盘2、放料张紧机构21和放料中轴(图中不可见),所述放料中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0的一侧上,所述放料张紧机构21设置在所述放料中轴上,所述放料盘2设置在所述放料张紧机构21上。在所述放料中轴上设置有阻尼器22,所述阻尼器22位于所述固定板200的另一侧上。所述阻尼器22用于防震,低速时允许移动,在速度或加速度超过相应的值时闭锁,形成刚性支撑。所述放料张紧机构21和所述阻尼器22是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所述收料装置包括收料盘3、收料张紧机构31和收料中轴(图中不可见),所述收料中轴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0上,所述收料张紧机构31设置在所述收料中轴上,所述收料盘3设置在所述收料张紧机构31上。在所述收料中轴上设置有被动驱动结构32,所述被动驱动结构32位于所述固定板200的另一侧上。所述收料张紧机构31是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所述粘附移动装置还包括收卷电机34和设置在所述料带100的传输路径上的主动过辊66,所述收卷电机34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0的另一侧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B/L组装机撕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所述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所述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所述粘附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粘附结构,并将保护膜从物料上撕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搬运机械手和粘附移动装置,所述粘附移动装置上的粘附结构将物料上的保护膜粘住,所述搬运机械手将物料吸住,所述粘附移动装置移动所述粘附结构,并将保护膜从物料上撕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移动装置包括放料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收卷所述放料装置释放的料带,所述粘附结构设置在所述料带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电机和设置在所述料带的传输路径上的主动过辊,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过辊连接,在所述收卷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驱动结构,在所述收料装置的收料中轴上设置有被动驱动结构,所述主动驱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驱动所述被动驱动结构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压移动机构,所述顶压移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料带的传输路径上,所述顶压移动机构的滚轮顶压所述料带并移动,从而使所述粘附结构将保护膜粘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移动机构包括第一X向移动机构、第二X向移动机构和顶压机构,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和所述顶压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X向移动机构的第一X向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向移动机构推动所述顶压机构,使所述顶压机构的滚轮顶压所述料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L组装机撕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德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