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周轮系多功能动平衡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2415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圆周轮系多功能动平衡校正装置,在一个圆周轮系齿轮转盘上设置了自动焊枪和小型自动钻机两种结构,并设计了由几个转动副构成的自动转换结构,使动平衡校正装置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扩大;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圆周轮系结构使校正装置的工位转换机构在获得较大的传动比和较大的转动扭矩的同时能减小机构的体积,使校正装置可在有限的设备空间内能更有效地工作;再就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机械手动平衡校正的方式替代了人工校正的方式,提高了动平衡校正的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加工机械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周轮系多功能动平衡校正装置,是一种专用的机械手装置,主要用于对动平衡检测后轴类零件的加工和校正工作。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轴类零件在动平衡检测后采用的校正方式主要为人工标注和人工校正。此时,操作人员可根据显示屏上显示的动平衡检测参数,在动平衡机上将被测工件表面不平衡量的大小和位置用专用笔具标出,然后将工件从动平衡机上拆卸下来,借助于或钻床、或铣床等其他辅助设备或采用手工方法对被检测零件的动平衡进行校正。如果对工件旋转时产生的振动或作用于轴承上的振动力有严格要求的话,还需要在校正后对零件进行二次检测,确保其性能参数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在此过程中的标注、校正和二次装夹主要是通过人工操作进行的。但是,这样的校正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人工误差。因此,即使在动平衡检测过程中工件(被检测零件)的平衡精度及工作效率都较好,但是,所述工件校正后的精度仍是难以绝对保证的。此外,人工标注和人工校正的不足是生产效率和收益都不高。因此,采用自动化专用机械设备在动平衡机上完成对被检测零件的校正具有积极的意义。现阶段,大多数的动平衡校正方式采用钻孔削去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周轮系多功能动平衡校正装置,含有圆周轮系齿轮转盘(1)、转盘盖(2)、前工作板架(3)、后工作板架(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周轮系齿轮转盘(1)内部设置与圆周轮系齿轮转盘(1)的内齿啮合的行星轮(19)和太阳轮(20),用所述转盘盖(2)作覆盖保护;在所述圆周轮系齿轮转盘(1)的上方通过圆环形卡槽转盘(10)和垫接件(17)非刚性连接一个U形支架(8),在所述U形支架(8)的中层固定板(18)上安装主电动机(9);在所述U形支架(8)的两侧上端通过连接转轴(8)各连接一块机械臂连接板(11),所述机械臂连接板(11)的上端安装在通用机械臂的末端,在所述连接转轴(8)的一端设置角度控制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周轮系多功能动平衡校正装置,含有圆周轮系齿轮转盘(I)、转盘盖(2)、前工作板架(3)、后工作板架(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周轮系齿轮转盘(I)内部设置与圆周轮系齿轮转盘(I)的内齿啮合的行星轮(19)和太阳轮(20),用所述转盘盖(2)作覆盖保护;在所述圆周轮系齿轮转盘(I)的上方通过圆环形卡槽转盘(10)和垫接件(17)非刚性连接一个U形支架(8),在所述U形支架(8)的中层固定板(18)上安装主电动机(9);在所述U形支架(8)的两侧上端通过连接转轴(8)各连接一块机械臂连接板(11),所述机械臂连接板(11)的上端安装在通用机械臂的末端,在所述连接转轴(8)的一端设置角度控制电机(13),从而在垂直面上形成一个转动副;所述角度控制电机(13)启动后通过连接转轴(12)拖动U形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浩明张俊王宗良吉晓乐张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