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9924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2:53
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属于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减速箱包括主、从动轴,在主动轴上且位于减速箱上方的轴承处增设有轴承润滑结构,该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轴承套、螺旋套和导油套,轴承套固定于减速箱上,轴承的外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套的内圈上、内保持架套装在主动轴上;螺旋套套装在主动轴上,其一端压靠于轴承内保持架的下端面上、另一端压靠于主动轴的齿轮段台阶上,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开设第一螺旋槽;导油套套装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导油套的一端与轴承套联接并与轴承的下端面间形成储油空间、导油套的另一端开设有进油口。优点: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流动冷却,较好的润滑轴承,带走轴承周围的热量,冲走轴承内的杂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
本技术属于轴承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特别是立式电梯曳弓I机减速箱中安装于主动轴上方的轴承的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内部元件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对滑动,从而导致摩擦发热和元件磨损,为了降低磨损、防止锈蚀,避免因摩擦发热引起工作温度过高,必须进行可靠的润滑。轴承的润滑方法大致分为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脂润滑的轴承结构设计简单,润滑脂可起很大的密封作用,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但是润滑脂的性质不如润滑油稳定,摩擦功耗大,不宜在高速和温度变化大的场合应用。所以在高速、高温的条件下则采用油润滑,油润滑时,油膜形成和补充性好,还起冷却散热作用,降低轴承的温升。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中立式电梯曳引机减速箱结构,所述的减速箱包括蜗杆轴 I (主动轴)、主轴2 (从动轴)、蜗轮3、箱体4,蜗杆轴I的两端通过上下两组滚动轴承转动地置于箱体4上,蜗杆轴I上方的滚动轴承包括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且蜗杆轴I的一端伸展至箱体4外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接,蜗杆轴I的轴向依靠蜗杆透盖13压住第二轴承6的外保持架而实现轴向定位,蜗杆透盖13的中部内圈与蜗杆轴I之间设有第一油封14。第二轴承6的内保持架由垫圈11和锁紧螺母12进行固定。第一轴承5的内保持架压靠在蜗杆轴I的轴阶上,第一轴承5的外保持架压靠在油封座15上,油封座15与蜗杆轴I 之间套设有第二油封16。主轴2通过滚动轴承枢置于箱体4上,主轴2中间套装有蜗轮3, 蜗轮3与蜗杆轴I上的齿轮段101相互啮合传动。该结构中,第一轴承5和第二轴承6中加有润滑脂,当混入水分、灰尘、磨屑时难以分离;当蜗杆轴I在高温环境下高速转动时,润滑脂的稳定性变差,摩擦力距较大,磨损功耗变大,导致振动、噪音,轴承寿命大大降低,所以在这种工况下就需要频繁的更换润滑脂,但是为了更换润滑脂,就必须设置供应和排除润滑脂的管道和收集使用过的润滑脂收集器,成本高,结构设计和更换维护过程都比较繁琐。 所以在高温高速的工况下,该结构需要改用油润滑,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轴承周围大量的热量,并且冲走杂质,但润滑油易流动,故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良好保油功能的轴承润滑结构,将润滑油循环的输送到轴承部件中。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结构设计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的减速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各自轴上的齿轮段相互啮合传动,主动轴通过轴承立式安装于减速箱内,在主动轴上且位于减速箱上方的轴承处增设有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轴承套、螺旋套和导油套,所述的轴承套固定安装于减速箱上,轴承的外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套的内圈上,而轴承的内保持架套装在主动轴上;所述的螺旋套套装在主动轴上,螺旋套的一端压靠于轴承内保持架的下端面上、螺旋套的另一端压靠于主动轴的齿轮段台阶上,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的导油套套装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导油套的一端与轴承套固定联接并与轴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空间、导油套的另一端在靠近齿轮段啮合处开设有进油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轴承的内保持架的上端面由垫圈和锁紧螺母固定,所述的轴承的外保持架的上端面由螺杆透盖压靠,套装有轴承的主动轴轴段上开设有第二螺旋槽,在靠近轴承上端面的主动轴段上开设有与主动轴上的第二螺旋槽连通的凹槽,螺杆透盖与轴承的外保持架的上端面接触处开有出油口,轴承套上开有与螺杆透盖上的出油口相通的下油槽,减速箱在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被压入导油套上的进油口,通过螺旋套上的第一螺旋槽将润滑油压入储油空间,继而通过主动轴上的第二螺旋槽和凹槽将润滑油输送到轴承上部,轴承上部的润滑油再通过蜗杆透盖上的出油口和轴承套上的下油槽回到减速箱内而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冷却。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轴承的内保持架的上端面由垫圈和锁紧螺母固定,所述的轴承的外保持架的上端面由螺杆透盖压靠,轴承套上开设有与储油空间连通的上油槽并且还开设有下油槽,螺杆透盖与轴承的外保持架上端面接触处开设有与上油槽连通的进油口和与下油槽连通的出油口,减速箱在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被压入导油套上的进油口,通过螺旋套上的第一螺旋槽将润滑油压入储油空间,继而通过轴承套上的上油槽和蜗杆透盖上的进油口将润滑油压到轴承上部,轴承上部的润滑油再通过蜗杆透盖上的出油口和轴承套上的下油槽回到减速箱内而实现润滑油的循环冷却。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速箱为蜗轮蜗杆减速箱,所述的主动轴为蜗杆轴,蜗杆轴与从动轴通过各自轴上的齿轮段相互啮合传动。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套上的第一螺旋槽为单向双头或多头螺旋槽。在本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轴上的第二螺旋槽为单向双头或多头螺旋槽。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本技术所述的减速箱主要用于电梯曳引机,利用减速箱中齿轮副的啮合传动将箱体内的润滑油压入进油口, 继而通过螺旋槽或进油槽将润滑油输送到轴承内进行油润滑,并且使轴承内的润滑油保持一定的量,再通过出油口和下油槽将润滑油输送回减速箱中,实现轴承润滑油的循环流动, 较好的润滑轴承,带走轴承周围的热量,冲走轴承内的杂质,减缓振动,降低噪音;其次,该结构只增加了轴承套、螺旋套和导油套,并在螺旋套或主动轴上加工螺旋槽和在轴承套上加工上油槽、下油槽,巧妙的利用减速箱中现有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并没有专门设置复杂的供油装置,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再,在高温高速的工况下,无需频繁加润滑油,减少了轴承的维护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为已有技术中的减速箱轴承润滑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蜗杆轴、101.齿轮段、102.第二螺旋槽、103.凹槽;2.主轴;3.蜗轮; 4.箱体;5.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轴承套、71.下油槽、72上油槽;8.螺旋套、81.第一螺旋槽;9.导油套、91.进油口 ;10.储油空间;11.垫圈;12.锁紧螺母;13.蜗杆透盖、131. 出油口、132.进油口 ;14.第一油封;15.油封座、16.第二油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畴。实施例I请参阅图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速箱为电梯曳引机的蜗轮蜗杆减速箱,所述的主动轴为蜗杆轴1,蜗杆轴I采用立式安装的方式,具体是所述的减速箱包括蜗杆轴I、主轴2、蜗轮3、箱体4,蜗杆轴I两端通过两组滚动轴承转动地置于箱体4上, 且蜗杆轴I的一端伸展至箱体4外与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蜗杆轴I上方的一组滚动轴承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的减速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各自轴上的齿轮段相互啮合传动,主动轴通过轴承立式安装于减速箱内,在主动轴上且位于减速箱上方的轴承处增设有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轴承套、螺旋套和导油套,所述的轴承套固定安装于减速箱上,轴承的外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套的内圈上,而轴承的内保持架套装在主动轴上;所述的螺旋套套装在主动轴上,螺旋套的一端压靠于轴承内保持架的下端面上、螺旋套的另一端压靠于主动轴的齿轮段台阶上,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的导油套套装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导油套的一端与轴承套固定联接并与轴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空间、导油套的另一端在靠近齿轮段啮合处开设有进油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所述的减速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通过各自轴上的齿轮段相互啮合传动,主动轴通过轴承立式安装于减速箱内,在主动轴上且位于减速箱上方的轴承处增设有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润滑结构包括轴承套、螺旋套和导油套,所述的轴承套固定安装于减速箱上,轴承的外保持架设置于轴承套的内圈上,而轴承的内保持架套装在主动轴上;所述的螺旋套套装在主动轴上,螺旋套的一端压靠于轴承内保持架的下端面上、螺旋套的另一端压靠于主动轴的齿轮段台阶上,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开设有第一螺旋槽;所述的导油套套装在螺旋套的外圈上,导油套的一端与轴承套固定联接并与轴承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储油空间、导油套的另一端在靠近齿轮段啮合处开设有进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的内保持架的上端面由垫圈和锁紧螺母固定,所述的轴承的外保持架的上端面由螺杆透盖压靠,套装有轴承的主动轴轴段上开设有第二螺旋槽,在靠近轴承上端面的主动轴段上开设有与主动轴上的第二螺旋槽连通的凹槽,螺杆透盖与轴承的外保持架的上端面接触处开有出油口,轴承套上开有与螺杆透盖上的出油口相通的下油槽,减速箱在蜗轮蜗杆啮合传动时,减速箱内的润滑油被压入导油套上的进油口,通过螺旋套上的第一螺旋槽将润滑油压入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文曹宇顾学科顾俊黄东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