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64520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3 04:17
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它包括上料筒(1)、软连接(2)、下料筒(3)、机架(4)、驱动机构(5)、抓袋缩口机构(6)、料门机构(7)、夹袋机构(8),上料筒(1)的上法兰下端面与软连接(2)上端连接,软连接(2)下端与下料筒(3)上端连接,下料筒(3)上端与机架(4)铰接,下料筒(3)上端后部与驱动机构(5)铰接,下料筒(3)下部连接有抓袋缩口机构(6),下料筒(3)下部前后两侧各设一个料门机构(7),料门机构(7)外侧设有夹袋机构(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摆动与物料装袋可同时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采用软连接密封,减少了粉尘外溢,改善了工作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属于包装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CN200720117365. 8公开了一种摆动式装袋机构,其装袋机构的摆动动作和料门的开合动作是同步进行的,在套袋完成后,料门只能随着装袋机构的回摆逐渐被打开至最大,因而延长了物料的装袋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摆动式装袋机构物料装袋时间长、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它包括上料筒I、软连接2、下料筒3、机架4、驱动机构 5、抓袋缩口机构6、料门机构7、夹袋机构8,上料筒I的上法兰连接在机架4上,上料筒I的上法兰下端面与软连接2的上端连接,软连接2的下端与下料筒3的上端连接,上料筒I的下端位于下料筒3的内部,下料筒3的上端左右两侧与机架4上的轴承铰接,下料筒3的上端后部与驱动机构5铰接,驱动机构5固定在机架4上,下料筒3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抓袋缩口机构6,下料筒3的下部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料门机构7,料门机构7外侧还设有夹袋机构8。所述下料筒3包括上部筒体3-1,上部筒体3-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耳轴3-2, 耳轴3-2与机架4上的轴承铰接,上部筒体3-1的后部还设有耳座3-6,上部筒体3-1的下部设有支板3-3,支板3-3的下端设有下部筒体3-4,下部筒体3-4的前后侧均设有除尘管 3-5。所述驱动机构5为直线气缸,气缸的缸杆与耳座3-6铰接,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机架 4上。所述抓袋缩口机构6基本上为左右对称结构,它包括支座6-1,支座6-1的上端固定在支板3-3的端部,支座6-1的下端与抓手架6-2的上端铰接,抓手架6-2的上端还设有推臂6-3,推臂6-3的下端与连杆6-4的一端铰接,连杆6-4的另一端与摆动臂6_6的一端铰接,摆动臂6-6的中部与吊座6-7的下端铰接,吊座6-7的上端固定在支板3-3中部,摆动臂6-6的中部还设有主动臂6-8,主动臂6-8的上端与缩口气缸6-5的缸杆铰接,缩口气缸6-5的缸筒固定在支板3-3上,抓手架6-2的下端还设有抓手气缸6-9,抓手气缸6_9的前端设有同步机构6-10,同步机构6-10驱动前后两个抓手6-11同步运动。所述料门机构7包括料门气缸7-1,料门气缸7-1的缸筒与支板3-3铰接,料门气缸7-1的缸杆与门体耳座7-3铰接,门体耳座7-3固定在翻门7-4的上端,翻门7_4的上端还与轴座7-2铰接,轴座7-2的上端固定在下部筒体3-4上。所述夹袋机构8包括夹袋气缸8-1,夹袋气缸8-1的缸筒铰接在门体耳座7-3上, 夹袋气缸8-1的缸杆与夹板臂8-2的上端铰接,夹板臂8-2的下端设有夹板8-3,夹板臂8_2 的中部与翻门7-4铰接。对上述驱动机构5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驱动机构5采用电机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它包括电机5-1,电机5-1的输出轴上设有曲柄5-2,曲柄5-2与连杆5_3的一端铰接, 连杆5-3的另一端与耳座3-6铰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初始位置时,下料筒3处于垂直位置,夹板8-3打开,翻门7-4闭合,抓手6-11张开,抓手架6-2处于最外侧位置;驱动机构5带动下料筒3向右侧摆动到位后,套袋机构将空袋A套在闭合的翻门7-4上,然后夹板8-3闭合将空袋A的袋口夹紧在翻门7-4上,同时抓手气缸6-9的驱动两个同步运动的抓手6-11抓紧空袋A的两侧, 料门气缸7-1驱动翻门7-4打开,缩口气缸6-5驱动左右两侧的抓手6-11将空袋A袋口向内收缩并贴紧在翻门7-4上;驱动机构5带动下料筒3向左侧摆动,同时物料开始装袋,下料筒3回摆至初始位置后,物料装袋完成;翻门7-4闭合,抓袋缩口机构6将满袋B袋口往外侧拉直,然后抓手6-11张开,夹板8-3打开,满袋B下落到下方输送机上,装袋装置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翻门的开合与装置的摆动采用不同的机构进行驱动, 使装置摆动与物料装袋可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固定式料筒与摆动式装置之间采用软连接进行密封,同时此密封位置离物料装袋位置较远,从而减少了粉尘外溢,改善了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三维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改进方案的右视图。图5是下料筒3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抓袋缩口机构6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料门机构7和夹袋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套空袋工艺示意图。图9是装满袋工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至图9,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它包括上料筒I、软连接2、下料筒3、机架4、驱动机构5、抓袋缩口机构6、料门机构7、夹袋机构8, 上料筒I的上法兰连接在机架4上,上料筒I的上法兰下端面与软连接2的上端连接,软连接2的下端与下料筒3的上端连接,上料筒I的下端位于下料筒3的内部,下料筒3的上端左右两侧与机架4上的带座轴承铰接,下料筒3的上端后部与驱动机构5铰接,驱动机构5 固定在机架4上,下料筒3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抓袋缩口机构6,下料筒3的下部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料门机构7,料门机构7外侧还设有夹袋机构8。上述下料筒3包括上部筒体3-1,上部筒体3-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耳轴3_2, 耳轴3-2与机架4上的带座轴承铰接,上部筒体3-1的后部还设有耳座3-6,上部筒体3-1 的下部设有支板3-3,支板3-3的下端设有下部筒体3-4,下部筒体3-4的前后侧均设有除尘管3-5。上述驱动机构5为直线气缸,气缸的缸杆与耳座3-6铰接,气缸的缸筒固定在机架 4上。上述抓袋缩口机构6基本上为左右对称结构,它包括支座6-1,支座6-1的上端固定在支板3-3的端部,支座6-1的下端与抓手架6-2的上端铰接,抓手架6-2的上端还设有推臂6-3,推臂6-3的下端与连杆6-4的一端铰接,连杆6-4的另一端与摆动臂6_6的一端铰接,摆动臂6-6的中部与吊座6-7的下端铰接,吊座6-7的上端固定在支板3-3中部,摆动臂6-6的中部还设有主动臂6-8,主动臂6-8的上端与缩口气缸6-5的缸杆铰接,缩口气缸6-5的缸筒固定在支板3-3上,抓手架6-2的下端还设有抓手气缸6-9,抓手气缸6_9的前端设有同步机构6-10,同步机构6-10驱动前后两个抓手6-11同步运动。上述料门机构7包括料门气缸7-1,料门气缸7-1的缸筒与支板3_3铰接,料门气缸7-1的缸杆与门体耳座7-3铰接,门体耳座7-3固定在翻门7-4的上端,翻门7_4的上端还与轴座7-2铰接,轴座7-2的上端固定在下部筒体3-4上。上述夹袋机构8包括夹袋气缸8-1,夹袋气缸8-1的缸筒铰接在门体耳座7-3上, 夹袋气缸8-1的缸杆与夹板臂8-2的上端铰接,夹板臂8-2的下端设有夹板8-3,夹板臂8_2 的中部与翻门7-4铰接。权利要求1.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它包括上料筒(I)、机架(4)、驱动机构(5),上料筒(I)的上法兰连接在机架(4)上,驱动机构(5)固定在机架(4)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软连接(2)、下料筒(3)、抓袋缩口机构(6)、料门机构(7)、夹袋机构(8),上料筒(I)的上法兰下端面与软连接(2)的上端连接,软连接(2)的下端与下料筒(3)的上端连接,上料筒(I)的下端位于下料筒(3)的内部,下料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摆动式装袋装置,它包括上料筒(1)、机架(4)、驱动机构(5),上料筒(1)的上法兰连接在机架(4)上,驱动机构(5)固定在机架(4)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软连接(2)、下料筒(3)、抓袋缩口机构(6)、料门机构(7)、夹袋机构(8),上料筒(1)的上法兰下端面与软连接(2)的上端连接,软连接(2)的下端与下料筒(3)的上端连接,上料筒(1)的下端位于下料筒(3)的内部,下料筒(3)的上端左右两侧与机架(4)上的轴承铰接,下料筒(3)的上端后部与驱动机构(5)铰接,下料筒(3)的下部左右两侧连接有抓袋缩口机构(6),下料筒(3)的下部前后两侧各设有一个料门机构(7),料门机构(7)外侧还设有夹袋机构(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王雪松冯春波孙永得白永锋张继东于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