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坯卡断剪,安置在加热炉出口与第一架轧机之间,卡断钢坯。
技术介绍
随着连铸设备的不断发展,很多轧钢生产厂采用连铸坯,轧制各种钢材。在加热炉出口与第一架轧机之间,一般都安装一台卡断剪,它的作用是,下道工序发生问题时将钢坯卡断,剩余的钢坯回炉,从而减少切废,提高成材率。由于钢坯截面尺寸较大,为了卡断钢坯,使卡断剪有一个较大的切入角,通常卡断剪的剪臂做得很长,这样,控制上下剪臂的同时动作就比较困难。现在的卡断剪一般都采用长连杆控制,即在上剪臂的回转部位做出一个与剪臂垂直的短臂,下剪臂的另一边也做出一个短臂,然后用一个长连杆对角将短臂连起来,长连杆的长度相当于上下两个剪臂长度之和,当上剪臂动作时,其短臂也跟着动作,拉动长连杆带动下剪臂动作,使上下剪臂上的剪刃合在一起,剪断钢坯。这种结构的弊病是,当长连杆的销轴部位发生磨损时,由于剪臂较长,造成长连杆的动作误差放大,上下剪刃出现错口,不能将钢坯剪断,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坯卡断剪,提高剪切精度和剪切质量,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技术方案是由剪体、上下剪臂、连杆、气缸、支架组成钢坯卡断剪,上剪臂与下剪臂的长度相等,它们的一端与剪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与上下剪臂铰接的连杆臂长度相等,两个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杆共同铰接在一起,气缸固定在支架上。由于上下剪臂的长度相等,与上下剪臂铰接的连杆臂长度也相等,实现了两个剪臂的同时动作,确保剪刃重合将钢坯卡断。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提高剪切精度和剪切质量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剪体1,上剪臂2,下剪臂3,上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坯卡断剪,组成中包括剪体(1)、上剪臂(2)、下剪臂(3)、上连杆(4)、下连杆(5)、气缸(7)、气缸杆(8)、支架11,上下剪臂的一端与剪体铰接,连杆一端铰接在剪臂上,另一端与气缸杆连接,气缸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上剪臂与下剪臂的长度相等,它们的一端与剪体铰接,另一端与连杆铰接,与上下剪臂铰接的连杆臂长度相等,两个连杆的另一端与气缸杆共同铰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良,于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